色综合99天天亚洲_国产美女精品在线_福利午夜影院_精品国产三级a_色爱综合欧美高清

合格投資者提示
根據《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銀發[2018]106號)第五條,投資管理資產的投資者分為不特定社會公眾和合格投資者兩大類。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于單只資產管理產品不低于一定金額且符合下列條件的自然人和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 (一)
    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
    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
    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我是合格投資者
取消
以信托金融理論研究助力信托可持續發展
發布時間:2017/02/06

20世紀80年代以來,企業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基本共識是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源于成長性、創新性和持續性三個特征的相互促進和轉化,是外部環境、行業整體、企業自身三大類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一理論邏輯與近兩年信托行業從高速成長階段進入轉型創新階段,進而力圖蓄勢進入可持續發展階段的實踐軌跡非常契合。同時,從上述三大類因素來看,無論是信托可持續發展的外圍環境和行業整體條件的改善,還是信托公司自身可持續發展核心能力的培養,都需要有信托金融理論研究的支持。

信托可持續發展的外圍環境需要用信托金融理論研究來凈化和優化

信托是什么?恐怕社會公眾(包括客戶、同業、媒體、高層決策者和其他金融行業監管者等)的整體認知感受與信托行業的自我定義是有很大差距的,單從這一點來看,信托可持續發展所必需的外圍環境就是不利的。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有很多,但長期以來,國內信托領域一直缺乏高質量的金融理論研究成果,因而沒有進入主流金融理論研究的視野,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理論研究對思想、政策、輿論、甚至語境的影響都是廣泛、深遠、持久的,缺少信托金融理論研究,相當于在大金融各類子行業的競爭中放棄了思想陣地和自我宣傳的主導權,這種情況在金融行業的發展中是很少見的。

美國二戰后金融行業的創新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五、六十年代的資產組合優化配置階段,七、八十年代的金融工程化和衍生創新階段,九十年代以后的混業經營階段,每個階段都是由經典的金融理論研究開啟的,然后有大量持續的高質量研究成果跟進推動。中國改革開放之后的金融行業發展也經歷了幾個階段,八十年代中期開始銀行經營改革,九十年代初期開始超常規發展資本市場主要是股票市場,本世紀入世后又將重點放在了銀行、保險行業,后來又開始提出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和建設現代金融體系,每個階段金融發展的主流行業都會有基礎理論研究與之彼此呼應、緊密配合。

所以,國內信托界也必須要補上金融理論研究這一課,必須通過大量的、持續的、規范的理論研究來分析和驗證這些年來我們已經建立的制度體系(“一法三規”、“八項機制”、“八大責任”),評價和預測行業已經走過的歷程和將要轉型的道路,這樣才能理清整個行業的發展思路,形成完整的、堅實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論自信,才能藉由這樣的自信去改善和提升信托的整體形象,凈化和優化信托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

這一方面的信托金融理論問題可能包括:信托是否直接或間接擴大了社會融資規模,從而支持了實體經濟的發展?信托是否改變了金融系統性風險的運行機制,乃至降低了系統性風險?信托是否改善了金融投資的微觀結構,從而提高了投資效率?最基礎或最核心的問題則可能是,信托是否能通過融合或嫁接直接金融和間接金融,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的構建提供一種新思路或新范式?這些命題的規范驗證和合理回答可以為信托行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決策參考。

信托公司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需要用信托金融理論研究來支撐和強化

決定信托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因素有很多,這里以信托公司在行業中的差異化定位和公司技術戰略的規劃與實施為例來說明信托金融理論研究對信托公司核心競爭力的支撐和強化作用。

關于信托公司在行業內的差異化定位,最直觀的反映就是其產品線和業務組合。那么信托公司如何在新的“八類業務”分類指導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獨特的產品線和業務組合呢?我曾經提過一個信托公司差異化業務組合的“三關系原則”:第一,在功能上要有互補關系。第二,在發展上要有銜接關系。第三,在創新上要有協同關系。在功能上要有互補關系,是要考慮哪些業務適合快速做大規模,擴大客戶基礎,延續傳統優勢;哪些業務適合打開業務空間,開拓新的收入和利潤來源,抵消宏觀周期波動的影響;哪些業務適合豐富服務內容、延伸產品條線、提高客戶粘性。在發展上要有銜接關系,是指業務組合在時間順序上大致是由前至后,在業務內容上大致是由簡至繁,在技術含量上大致是由低到高。在創新上要有協同關系,是指各類業務兩兩之間、三三之間甚至四四五五之間都可形成新的業務組合,以實現不同業務的協同創新和同類客戶的交叉銷售。這三條原則實際上是汲取了金融產品設計理論、金融營銷理論和金融創新理論的理論思想和技術方法。當然要針對不同信托公司的實際情況活學活用。

關于信托公司的技術戰略,我曾經根據金融服務行業核心技術擴展和延伸的歷史軌跡梳理過一個技術序列,包括現金流貼現技術、估值技術、風險管理技術、資產組合優化技術、金融工程技術、金融營銷技術、金融IT技術,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信托公司技術戰略規劃實施的“后來居上”原則,即越是新出現的技術越應該在技術組合戰略中居于底層基礎地位。這樣的理念也來自微觀金融理論、金融工程理論、金融營銷理論的思想和工具寶庫。當然在實際應用中,要根據不同信托公司的市場定位和資源稟賦去做調整。

信托金融理論研究的指導思想和研究方向

基于前面兩個觀點,我認為信托金融理論研究的指導思想應有三個方面:

強調基礎理論研究。依據學科基礎、理論邏輯和技術方法構成的規范研究范式,持續開展信托金融領域的基礎理論研究,形成理論基礎深厚、邏輯結構嚴謹、技術方法先進、輻射范圍廣泛的研究結論和相應的政策主張,用基礎理論在各個層面形成對信托可持續發展的長遠堅實支撐。

強調金融視角研究。將信托置于現代金融體系的背景框架之下,以金融學科的理論、技術和方法,研究信托行業與其他金融子行業的共通性和差異性、替代性和互補性,研究信托的金融特性對經濟、社會和民生的作用機制和實際效應。助推信托回歸主流金融行業,凸顯信托在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領域的主力軍和領頭羊地位。

強調量化實證研究。構建適于量化研究和數據挖掘的信托行業數據庫和信托產品數據庫,結合金融行業和大資管領域的其他基礎數據,采用金融計量學的理論、技術和方法,持續形成客觀中性、有說服力、有實際應用價值的量化實證研究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初步考慮有五個:宏觀環境與金融同業研究;客戶需求與行為特征研究;業務模式與產品創新研究;規制政策與行業監管研究;組織行為與管理運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