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資本市場的劇烈震蕩以及經濟的持續低迷正在影響信托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分析人士表示,考慮到制約信托收益的種種因素,且市場仍存在降息預期,預計今后信托產品收益會繼續受到影響。
平均收益率破“9%”在即
據愛建理財統計顯示,進入8月,信托產品的平均收益率下行趨勢明顯。相比二季度9.5%左右的均值,8月以來信托平均收益率均處于9%以下。用益理財網數據也顯示,截至8月28日,8月初以來發行的信托產品總數達到285個,平均期限為1.82年,但是平均年收益率僅9.04%,破“9%”在即。
業界普遍認為,信托產品收益下滑主要是因為去年年底以來進入降息周期。“除了降息降準后市場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外,信托公司加強了風控,提高了項目篩選的標準,前期一些風險較大、收益也較高的項目不再發行。”凱石財富理財經理袁新宇表示,信托收益有進一步下降的可能。一方面,利率下行成為常態;另一方面,隨著金融市場改革,企業直接融資的比率將會上升,高成本的信托資金可能不再是融資首選。
據悉,受股市劇烈波動的影響,證券信托收益率普遍下降。數據顯示,隨著6月份上證指數從5178點下跌,集合信托產品的收益率同時呈現下滑趨勢,6月和7月的收益率相比5月分別下降0.17和0.16個百分點,8月份更是下降0.35個百分點。
固定收益類產品重獲青睞
近期,一度被投資者冷落的固定收益類信托產品再次成為部分高凈值客戶的青睞對象。據悉,8月以來,類固收信托產品銷售開始出現久違的火爆,多家信托公司出現單筆數億元的大買單。比如,作為固定收益類產品的代表之一基礎產業類信托,自6月以來呈現發行規模和發行數量雙雙上升的局面。用益信托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幾個月來,基建信托發行一直呈上升態勢。5月份基建信托的成立規模為197億元,占比為11.76%;6月份為197.65億元,占比為13.51%;7月份為226.53億元,占比為25.67%;8月份為203.4億元,占比高達32.35%。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具有類固定收益屬性的信托產品主要包括房地產信托、基建信托、工商企業信托等幾類,而銷售最為火爆的即是基建信托。有信托業內人士認為原因有二:一是股市震蕩導致資金流向固收領域,二是受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信托公司收縮“戰線”,類固收產品供給減少。基建類產品一般投向政府參與的基礎設施領域,相比其他領域安全性要高一些,自然受到信托公司和投資者的青睞。
格上理財研究中心王燕娛表示,下半年更看好政信合作的基礎產業類信托。一是截至目前,沒有一只基礎產業類信托出現風險,整體風險較低;二是,資金投向民生,政府作為主導者,支持力度較大;三是,我國下一步城鎮化發展方向為新型城鎮化,城市基礎設施需求巨大。有信托人士提醒投資者,選擇信政合作類產品需要把握幾點:首先要選擇發行產品的信托公司。一般而言,大型信托公司對項目的把控能力較強;其次,要關注融資方的信用評級;再次,要選擇期限較短的產品,例如1年期、1.5年期,盡量不要超過兩年期;最后,要回避某些高負債地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