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2015年4月27日,廣東自貿試驗區前海蛇口片區掛牌運作,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平臺前海,與中國改革開放的發源地蛇口正式攜手。前海與招商局開創的“法定機構+央企”的合作模式,使得廣東自貿試驗區前海蛇口片區成為所有自貿區里最為特殊的一個。招商局加盟、自貿區政策的疊加,讓世人對粵港澳深度合作、前海開放開發提速充滿期待。
日前,本報記者走進前海開發投資公司相關負責人的辦公室,該負責人指著墻壁上掛著的前海片區規劃圖向記者介紹道,前海開發將上天入地(同時在地面和地下統一規劃開發),在不遠的將來,在前海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將崛起一座比鄰港澳、面向海外的現代化的金融中心城區。
雖然前海還在熱火朝天的建設途中,但自數年前確定片區開發以來,前海的熱度只升不降。周邊的房價水漲船高,已漲逾兩倍,令人感慨不已。
那么,在廣東自貿區前海蛇口片區掛牌后,前海身兼深化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金融業對外開放窗口及自貿試驗區多重使命。在這片熱土上,充滿使命感和想象力的前海弄潮兒會給我們闖出一片怎樣的未來呢?
攜手招商局共促粵港澳深度融合
4月27日,“特區中的特區”前海添了一位合作伙伴——著名央企招商局集團。
作為深化內地與港澳經濟合作的戰略平臺之一,前海早在2011年就被國家明確為“十二五”期間粵港澳合作重大項目,同年通過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條例》,將前海管理局定位為“實行企業化管理但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履行相應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法定機構”,具體負責前海合作區的開發建設、運營管理、招商引資、制度創新、綜合協調等工作。
而總部設于香港的招商局集團,是隸屬于國資委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在20世紀70年代末的改革大潮中,其開發創辦了中國首個工業區——蛇口工業區,提供了許多先行先試的發展經驗,在中國的改革開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等著名口號正是出自這里。
他們的牽手,會給前海帶來什么變化?會對粵港澳深度合作造成什么影響?又會給國家新一輪的改革開放帶來什么呢?
“前海深港合作區是國家唯一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平臺,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戰略支點,也是廣東自貿試驗區的重要板塊,集深港合作、"一帶一路"、自貿試驗區三大國家戰略于一身,具有獨特的政策優勢和改革開放戰略優勢。而由招商局開發創辦的蛇口工業區,可以說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發源地,體制機制創新的試驗場,產業轉型升級的先行區。前海蛇口攜手共進、融合發展,是國內開放度最高、比較優勢最突出的區域之一。”招商局集團辦公室主任胡勇認為。
在前海管理局局長張備看來,前海蛇口片區兼備深港合作區、自貿試驗區和保稅港區三區疊加的優勢,既有全國自由貿易區的政策,又有前海獨有的政策優勢,因此,前海蛇口片區制度創新基礎高,領域更寬,空間更大。
前海管理局副局長何子軍指出,在自貿試驗區規劃框架下,深圳西部港區的蛇口港、赤灣港以及前海灣保稅港區連成一個整體,有利于西部港區資源整合、做大做強,建設國際性樞紐港,更好貫徹“一帶一路”等戰略。從功能上看,前海的金融、貿易、航運服務將為蛇口產業升級注入新的活力,蛇口的產業基礎及生活配套亦將為前海提供支撐,形成優勢互補、產業聯動、錯位發展的新格局。
何子軍認為,前海蛇口片區具有深港合作的先天優勢,以前海蛇口片區為半徑的30公里區域分布了兩個世界級的港口群和機場群(2014年香港港集裝箱吞吐量為2228萬標箱,深圳西部港區約為1250萬標箱,兩者合計3478萬標箱,是全球第一大港口群;2014年香港機場的旅客約6200萬人次,深圳機場3627萬人次,兩者合計達9800多萬人次)。在自貿試驗區制度框架下,深港將會形成更加緊密的經濟合作關系,深港兩地的海空港資源也會得到更好的整合,形成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驅動軸。香港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自由港,自貿試驗區的設立必將推動前海蛇口進一步與香港、與國際通行慣例接軌。
一直以來,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占地面積只有15平方公里,其中相當一部分地塊在企業手里,嚴重制約著前海的開發進程。招商局集團又是其中占地最多的企業,其在前海共有78宗地,占地3.9平方公里,約為前海總用地面積的四分之一。如今蛇口區塊13.2平方公里的納入,招商局作為自貿區開發主體的加盟,讓世人對前海蛇口片區建設加快進程也充滿期待。
在前海蛇口自貿區掛牌當天,深圳市政府與招商局集團簽署了《關于深化合作加快推進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前海蛇口片區發展建設框架協議》。而據記者了解,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前海蛇口片區管理辦法已進入深圳市政府審議階段,未來將根據管理辦法設立前海蛇口片區管委會,前海區塊與蛇口區塊的經濟管理職能統一由管委會行使,招商局也將派員參與管委會的工作。
疊加自貿區后前海金融創新提速
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前海蛇口片區掛牌后,前海金融改革創新呈現加速推進的趨勢。
近日,內地首只公募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在前海誕生,這只全稱為“鵬華前海萬科REITs封閉式混合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的公募產品目前已經獲證監會正式批準以個案試點成立,該基金將以前海區內萬科企業公館租金收益權為投資標的。
鵬華前海萬科REITs不僅是公募基金領域的重量級創新產品,開創了REITs產品公募化的先河,也是前海通過資本市場和金融創新優化資源配置,調整前海開發建設投融資結構的一次重要探索。
“在前海蛇口自貿片區開發建設進程中,通過REITs等市場化融資途徑,可以有效盤活存量資產,加快建設資金流轉速度,通過REITs收購建成物業或合作經營等創新模式,可以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前海開發建設。”落實前海REITs試點的具體執行單位——前海管理局全資控股的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前海將在推進前海REITs基金個案試點的基礎上,總結形成一整套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并向深圳全市推廣,為深圳市在租賃性保障房領域開展REITs試點提供借鑒和綜合金融服務,為拓寬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融資渠道,探索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建設新模式(PPP模式)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據了解,作為一只封閉式公募產品,鵬華前海萬科REITs計劃面向內地的普通投資者首募30億元人民幣,并將于深交所掛牌交易,屆時,包括QFII、RQFII在內的海外投資者也可以參與買賣。
不僅是公募REITs,廣東自貿區掛牌后,前海在赴港發行人民幣債券方面也取得可喜的進展。4月21日,深圳市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首次赴港發行人民幣債券10億元,受到市場熱捧,獲得142家投資機構逾130億元認購,12倍超購創近年來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超購倍數最高記錄。這支債券年期兩年半,最終定價為4.55%,較最初指導利率4.85%大幅收窄30個基點。
“前海金控成功赴港發債的意義不僅僅在于發債本身帶來的融資效應和經濟效應,還在于為引導區內企業赴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積累了經驗,并有利于推進政策優化。”前海金控總經理李強說。
與此同時,前海股權投資母基金也有望再添一大“生力軍”。據悉,深創投董事長靳海濤近日在第二屆“滇深金融合作產融對接會”上透露,由他主導發起的前海股權投資母基金即將正式啟動,預計規模將達200億元。
股權投資母基金不同于一般的基金,它將以VC基金、PE基金、并購基金、產業基金、另類投資基金、區域發展基金等各類型的投資基金為投資對象,是前海打造“基金集群”的重要手段。去年9月底,招商銀行與前海管理局在前海合作設立招銀前海母基金,標志著國家支持設立前海股權投資母基金政策正式落地。
據前海管理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前海股權投資母基金是前海金融創新中一項創新力度較大的政策,除了已經投入運作的招銀前海母基金,目前還有幾家金融機構也有意向發起成立前海股權投資母基金,并已經在做方案。
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未來仍是主攻方向
“金融創新是前海的試驗重點和焦點。”前海管理局局長張備表示,“新的前海蛇口片區將圍繞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利率及匯率市場化改革,重點在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深港金融市場互融互通、投融資便利化等方面先行先試。”
事實上,近年來,肩負著“建設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使命的前海,已經在跨境貸款、集團內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等十余個領域率先展開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同時,也很好地配合了香港人民幣離岸業務的發展,并為前海的開發開放贏得了寶貴的資金。
2012年12月,跨境人民幣貸款作為重要金融創新舉措,在前海率先啟動,截至3月末,前海人民幣跨境貸款備案金額合計達911.8億元,累計提款金額達228.3億元。
經過2年多的探索,“跨境貸”模式也漸趨成熟,從最初簡單的境外銀行信用貸款向銀團貸款發展。
去年12月,在前海跨境人民幣政策推行兩周年之際,前海金控與深港兩地6家金融機構在前海組建首單跨境人民幣銀團貸款,標志著“前海概念”和跨境人民幣銀團貸款在香港銀團間市場完成了首次亮相和定價,至此,前海區內的企業不僅可以通過內保外貸、直接貸款的形式向香港的銀行拆借資金,也可以采用銀團貸款的模式。
“前海金控的首筆銀團貸款規模雖然只有5個億,但它開創出了一個跨境貸的新模式。我們發現,銀團貸款能調動起中小銀行的積極性,”李強在采訪中指出,“香港金融機構非常認可銀團貸款這個模式,因為這種方式的貸款是可以轉讓的,是標準化的,所以它比普通的貸款更受歡迎,我們覺得很有前景。”
李強表示,前海金控未來將會繼續推進跨境銀團貸款模式,從而吸引更多香港的中小型金融機構發展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并藉此參與到前海的大開發大建設,進一步加強深港金融合作和前海金融創新。
在跨境人民幣貸款和結算業務迅猛發展的同時,前海也根據市場需求,積極推進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是指企業集團內部建立人民幣資金池,集團母公司、境內外子公司、參股公司及其他成員企業在資金池內的資金可以通過上存、下劃方式自由劃轉。2014年11月,工行深圳分行宣布與順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合作,成功辦理了首單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前海的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也因此正式啟動。
與此同時,前海外商股權投資企業試點(QFLP)也深入開展,目前參與企業已達63家,境外募集并回流資金35億元人民幣;合格境內投資者境外投資試點(QDIE)進展良好,首批8家獲得試點資格的企業共申請了5.7億美元對外投資額度;前海外債宏觀審慎管理試點也已經啟動,目前已有首批5家前海企業辦理外債登記手續,簽約金額2億美元。
下一步,前海管理局副局長何子軍透露,前海蛇口片區將在人民幣國際化戰略背景下,充分發揮深港跨境聯動優勢,圍繞支持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建設,通過金融開放與創新打造深港共同資本市場,使金融要素在深港之間率先實現自由流動與市場配置。重點方向包括推進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設立私募產品跨境投融資平臺、探索開設具有離岸國際板功能的證券交易所等創新金融方面先行先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