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尚未結束,發達國家量化寬松政策釋放的巨量資金在全球流動套利,我國金融領域正承受越來越多的外部沖擊,內部潛在風險也在積累。與發達國家不同,人民幣不是國際貨幣,沒有向國外轉嫁危機的渠道。因此,我國必須立足自身,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增強抵御各種風險的能力。
中國正在打造的經濟升級版,是在肯定既有成效的基礎上增加配置,提升質量和效率,其重點是以創新驅動提升經濟質量效益,以加快服務業發展擴大就業,以綠色發展破解資源環境約束,以新型城鎮化釋放內需潛力,以改革開放促進轉型激發活力。增加配置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離不開金融支持。金融助推中國經濟升級是大工程,涉及方面眾多,需要深化改革、夯實基礎、轉型發展,并重視以下工作。
首先是理清思路,明確助推重點。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力量,提供約80%的城鎮就業崗位,但總體以外延增長為主,以低勞動成本、低原料價格為基礎,創新不足,一直為融資難、融資貴、擔保難所困擾。因此,我國迫切需要通過鼓勵試點、放寬準入等措施,培育和發展中小金融機構,尤其是社區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的金融需求對接。需要發展股票、債券、風險投資、私募股權基金等,創新融資方和投資方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機制,服務中小企業風險創新。需要進一步完善財稅、擔保、壞賬核銷、風險補償等政策支持體系和差異化監管措施,調動金融機構服務中小企業的積極性,確保中小企業貸款增速高于全部貸款平均增速。
另外,我國正在推進城鎮化,核心是“人”的城鎮化,只要涉及居民衣食住行更新換代的金融需求,都應是金融助推經濟升級的重點。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需進一步改善農村金融服務,助推農業現代化和產業升級。經濟升級是環境友好型發展的過程,是淘汰落后產能的過程,需擴大金融支持節能減排的空間,同時減少對高污染、高耗能行業的信貸投放。青年人的就業壓力大,有的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這不僅制約經濟升級,還會引發社會問題。如何幫助青年人就業,也應是金融業重點關注的領域。
第二,打鐵還需自身硬。助推中國經濟升級需要升級版的金融。如果金融自身不過硬,存在很多問題,比如體系不健全、產品和服務落后、效率低下、監管水平低等,就談不上為經濟升級提供優質服務。
從宏觀層面看,需進一步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通過競爭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降低金融機構的準入門檻,同步推進對外和對內開放,允許民間資金設立各種股份制的小型金融機構,拓寬實體經濟融資渠道;推行存款保險制度,讓金融機構能優勝劣汰;擴大人民幣跨境貿易和投資使用,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完善金融監管,保證金融創新規范、合理、適度;積極參與全球金融治理,加強金融防火墻建設,增強抵抗外部金融風險和危機沖擊的能力。
從微觀層面看,我國需創新金融經營模式,加強金融業各子行業之間的融資創新,逐步走綜合經營之路;從銀行信貸為主,轉向銀行信貸與企業債券、信托貸款、委托貸款、民間融資等多種融資方式共存;適應移動通信、云計算等新興業態的發展,加快傳統金融向移動金融轉型;強化審慎經營,增強風險識別和管理能力,把風險防控融入微觀經營的各個環節。總之,要通過金融改革和創新,支持微觀經濟主體發展,為提升經濟質量和效益積蓄后勁和動力。
第三,面對現實,強本固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盧卡斯曾指出,金融業的發展實際上是跟隨實體經濟需求的引導,當實體經濟有需求時,金融業就自然而然發展起來了。近年來,伴隨著原材料、勞動力和資金成本上升,我國企業的總體利潤率在下降。而世界經濟復蘇乏力,抑制了我外部需求,企業長期訂單不足。金融是在資金運動中創造價值的活動,趨利性強,這是現實。我們需增強危機感,大力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打破行業壟斷和部門分割。隨著金融環境的不斷優化,金融業在市場競爭中要認清形勢,主動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提供更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