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99天天亚洲_国产美女精品在线_福利午夜影院_精品国产三级a_色爱综合欧美高清

合格投資者提示
根據《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銀發[2018]106號)第五條,投資管理資產的投資者分為不特定社會公眾和合格投資者兩大類。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于單只資產管理產品不低于一定金額且符合下列條件的自然人和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 (一)
    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
    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
    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我是合格投資者
取消
資產管理:誘惑與正道
發布時間:2012/12/12

始自2005年,2007年以后開始大規模展開的銀信合作,不僅讓信托的規模從幾千億突飛猛進般地發展到了近7萬億,同時銀信合作也讓很多人看到了制度紅利的巨大誘惑。

在坐享制度紅利后,許多人開始看到信托公司目前已經出現了風控能力、研究水平、隊伍建設、盈利能力等等與資產規模、利潤水平不匹配的現象。正如許多人士所預言的,這種能力與實際所得的不匹配,也將在制度紅利弱化或消失后對信托公司的盈利水平形成沖擊。

銀行理財業務發展風起云涌;券商基金資產管理業務松綁;保險資管放寬保險資金投資債券、股權和不動產的品種、范圍和比例的限制,同時允許保險公司委托有關金融機構進行投資;信托資產規模正在一步步接近7萬億……

當幾乎所有的金融機構都將目光瞄向資產管理之時,對于這些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所散發出的,無疑是一種誘惑。但是正如蒲松齡向人們講述的一個個充滿誘惑的故事一樣:在誘惑的背后可能還有另外的一些東西……

資產管理:迷人的誘惑

兩組數據表明了資產管理業務的市場前景。UBS旗下私人銀行發布的《全球財富報告》預期,到2015年,中國的家庭財富總值將達到至35萬億美元,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高的國家。萬向信托有限公司董事長肖風日前曾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目前,包括銀行理財、保險資產管理、信托、公募基金、券商資產管理以及PE等管理的資產有26萬億,接近4萬億美元。兩個數據比較中巨大的差異也正是中國資產管理市場巨大的市場空間。這也正是資產管理所散發出的迷人誘惑之一。

另外的一個誘惑應該是來自信托的“示范效應”。始自2005年,2007年以后開始大規模展開的銀信合作,不僅讓信托的規模從幾千億突飛猛進般地發展到了近7萬億,同時銀信合作也讓很多人看到了制度紅利的巨大誘惑。這種制度紅利來自于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所產生的盈利機會,同時也來自我國從分業經營到混業經營演化過程中所產生的盈利空間。有數據表明,2008年至2011年,在金融行業中,銀行資產總額的占比從91.3%一路降至2011年的89.6%4年中銀行的資產總額下降了1.7%。這實際上意味著,每年1.4萬億以上的金融資產已經從銀行流向了證券、保險、信托、租賃等金融子行業。即使微利,這種由于制度原因所形成的利潤也是巨大的。根據有關統計,這4年中,證券和保險在金融資產總額中的占比處于下降態勢,而信托的占比則從1.8%上升到了3.9%,租賃則從0.2%上升到了0.4%,信托幾乎獨享了這種制度紅利。這種來自信托的“示范效應”無疑成為了眾多金融子行業以資產管理的名義試圖分享制度紅利的又一大誘惑。

但是,各類機構的資產管理瞄的是什么?是資產管理的巨大市場?還是中國金融行業利率市場化和混業經營推進過程中所形成的制度紅利?目前看,一方面,銀行理財成為銀行繞過監管指標的工具已經早有議論,松綁后的券商資產管理已經開始撲向了這個市場,有數據表明,目前券商資管規模已經接近萬億,但多數是通道業務;另一方面,在幾乎獨享了5年制度紅利后,信托正在逐漸退出這一領域。中國信托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銀信合作在信托業務規模中的占比為29.13%,就在一年前的去年三季度,這一數據還是40.83%。一年中,信托公司在這一領域退出了10%以上。如果和2010年三季度的64.02%比較,這種業務結構改變的跡象更加明顯。

誘惑背后:荒漠抑或綠洲

對于制度紅利產生的原因、特征和影響,資深信托研究人士李要深曾有過這樣一段描述:

如果我們將社會資金的流通比作一條河流,那么銀行信貸猶如一座水壩隔斷了社會資金的自由流通,資金的供給和需求像水壩兩邊的水位一樣非常不均衡。信托、股市和債市等的出現好比在大壩中增加了多條泄水通道。這一過程猶如熊彼得所言的“創造性破壞”:舊的資金配置體系被打破,新的資金流動方式提高了效率,實現了資源的更優分配。制度紅利表現為“產品發行”、“尋找項目”和“項目管理”的獲利水平高于“創新研發”、“客戶服務”和“資產配置”。過去五年,在前述制度優勢保障下,信托公司通過銀信合作和被動型融資業務等通道業務和房地產融資業務輕松做大業務規模,并且獲得不俗的回報,這種輕易享受的“制度紅利”助長了信托公司的惰性——陶醉于被動型融資業務而忽視主動管理型業務的研發。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在坐享制度紅利后,許多人開始看到信托公司目前已經出現了風控能力、研究水平、隊伍建設、盈利能力等等與資產規模、利潤水平不匹配的現象。正如許多人士所預言的,這種能力與實際所得的不匹配,也將在制度紅利弱化或消失后對信托公司的盈利水平形成沖擊。實際上,很多信托公司也早已經意識到這一點。20108月,中國銀監會發布《關于規范銀信理財合作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之時,一些信托公司對此并不在意,有信托公司高管甚至將低收益的銀信業務稱之為“雞肋”。即使在銀信合作高潮期的5年中,一些信托公司也堅持不做通道業務,自主管理業務占比90%以上甚至100%的信托公司并不新鮮。中國人民大學信托與基金研究所出版的《2012年中國信托公司經營藍皮書》顯示,201118家信托公司新增信托資產項目100%都是自主管理型。2010年新增主動型項目占比比2011年還略高。

信托行業的經歷帶來的啟示至少有兩點:其一,依靠制度紅利發展并不是長久之計,資管機構的核心競爭力還是在于投資能力;其二,在信托公司早已開始逐步退出的這塊領域,誘惑后面的利益還有多大值得考慮。有信息表明,目前券商資管的銀證合作通道業務收費已經達到萬分之五以下,按照銀行管理的金融資產每年1.4萬億的規模通過“通道業務”流出,其中的利潤又有多大?對于一個行業又有多大幫助?

競合:未來資產管理之路

未來中國的資產管理行業該怎么走?在日前舉行的“信托與財富管理發展論壇”上,中信信托副總經理王道遠提出了這樣一個詞:競合。即未來中國的資產管理機構將實現在競爭中的合作。剛剛成立的中信信托財富管理中心也將業務發展模式定位在合作上。興業信托有關負責人也曾表示,興業信托將加強與銀行、保險、證券、信托、基金等金融同業的全方位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提升產品創新能力,打造綜合服務體系,從而全方位、深層次地滿足客戶的資產管理需求。

事實上,目前許多信托公司已經廣泛開展了與各金融子行業之間的合作。來自興業信托的信息顯示,近年來該公司加強與銀行、證券、基金等行業的業務合作與創新,特別是在資本市場投融資業務領域,成為興業國際信托有限公司的特色業務之一。截至目前,興業國際信托有限公司存續證券投資類信托產品116只,總規模226.39億元,其中權益類產品107只,規模150.05億元,固定收益類產品9只,規模76.34億元,產品類型涵蓋管理型、結構化、傘形、交易性股權融資、PE、夾層融資、定向增發以及銀行間債券市場業務,與國內主流商業銀行、優秀券商均建立了密切的業務合作關系。同時,憑借著出色的產品創新能力,興業信托發行的證券投資類信托產品得到了廣大投資者和客戶的認可。今年9月,該公司正式獲批股指期貨交易業務資格;日前又獲得了以固有資產從事股權投資業務資格;同時正在申報資產證券化的業務資格。通過合作,興業信托將強化自身的綜合業務服務與創新能力,同時使經營范圍與業務品種更加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