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火爆一時的藝術品信托在2012年即將暗淡收場,上半年藝術品市場案件頻發,使得“理財大戶”信托產品不得不夾起尾巴做人。在主力不支的情況下,因塑化劑風波墻倒眾人推的白酒投資也不免殃及相關理財產品。另類投資理財產品正在遭遇腹背受敵。
或許另類投資本就是一個不斷追逐和尋求熱點的投資手法,走過藝術品、酒類的三十年河東,自然會出現下一個三十年河西。年初,農業銀行聯手天津信托推出的陀飛輪手表理財產品賺足了眼球。近日,工商銀行又與金字火腿聯合推出了一款火腿收益權理財產品,引來業界一片熱議。不論另類投資理財產品的平民化路線是否能夠迅速擴散,但至少可以肯定一點:另類投資已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
另類理財主力遭遇滑鐵盧
從2007年民生銀行推出第一款藝術品投資計劃理財產品開始,另類投資就進入了投資人的視野。5年里,另類投資從以名畫為主的藝術品投資,擴展到白酒、紅酒、鉆石、普洱茶、古董陶瓷、二氧化碳排放權、水資源指數等諸多普通投資人無法輕易鑒別的領域。2012年,作為另類投資主力的藝術品、酒類市場頻爆黑天鵝事件,不僅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重視,理財產品發行機構也隨之放緩了產品發行速度。
以藝術品信托為例,根據用益信托的不完全統計,今年三季度僅有2家信托公司參與發行3款藝術品信托產品,融資規模僅為1.62億元,與今年二季度相比減少4款,發行規模環比下降74.31%。四季度更是無一例藝術品信托產品發行。
近期,酒鬼酒被爆塑化劑超標260%引發資本市場連鎖反應,酒類股票連續下挫,投資酒類的相關理財產品雖未受直接影響,但投資者情緒亦明顯收緊,對實現收益的選擇明顯偏向了以現金形式實現理財本金和收益清算而非獲得實物收益。多家銀行、信托機構均表示,近期無酒類相關理財產品發行計劃。
特色消費獨辟蹊徑
另類投資主力受挫,市場低迷不言而喻。從以往發行的藝術品、酒類理財產品來看,此類產品投資期限相對較長,投資收益多在4%-10%之間,并沒有絕對優勢。從投資者需求來看,藝術品理財產品和酒類理財產品一直都不是主流,只是基于投資人個人喜好作為一種資產配置。
與傳統理財產品不同,如酒類、茶類理財產品在實現收益的方式上往往帶有期權的性質,可選到期獲取實物收益或是以現金形式實現理財本金和收益清算,較為靈活。但另類投資產品仍屬小眾,投資另類理財產品專業性強。
在經歷了雅盈堂事件、酒鬼酒事件之后,無論是銀行還是信托機構,都不得不對另類投資另作思考。另類投資理財產品從專業投資一步步走下神壇,選擇大眾消費領域作為新辟投資領域,是其平民化路線的開始。雖然每一次創新都引發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另類投資引領著財富管理的全新視角,也是財富管理機構堅持以創新推進主動管理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