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房地產信托發行量萎縮、礦產信托風險暴露、另類信托頻遭質疑,上半年,在信托品種“集體中槍”的格局下,似乎只有基礎設施信托獨善其身,呈現出供需兩旺的繁榮景象。2012年上半年,集合信托產品“吸金”4107億元。在經過2011年下半年的井噴式增長之后,集合信托產品數量增長有所放緩,但募集規模增長仍在加速。
多款信托暴露風控軟肋
普益財富最新發布的2012年上半年信托市場分析報告中顯示,上半年,共有65家公司成立了2350款集合信托產品,合計募集資金4107.1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01%、19.58%,環比分別增長3.21%和9.99%。
從資金投向上來看,工商企業、其他、證券投資領域成立的產品數量位居前三,成立數量分別為825款、475款、375款,募集規模分別為1393.99億元,816.91億元、541.64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房地產領域產品成立287款,同比下降92款,環比下降113款。在房地產行業持續調控、房地產信托今年集中到期的大背景下,房地產信托風險備受市場關注。一季度末,大量房地產信托宣布提前到期,房地產基金產品加速發行,多有故意隱瞞投資項目目的和為老信托和其他金融產品接盤之嫌。
不僅是房地產領域,藝術品信托、礦產信托的風險也在加速暴露。中國藝術品市場目前已經出現較大泡沫,中國經濟一旦疲弱使得藏家的經營性收入減少,藝術品賴以維持高價的資金緊張,泡沫就將破滅。經過上半年的雅盈堂事件,藝術品信托的瘋狂正在降溫。同樣,以“誠至金開1號”為首暴露的煤礦信托風險,不僅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重視,也引發了行業的廣泛思考。
基礎設施信托仍有“后勁”
這邊廂危機四伏,那邊廂風光獨好。
上半年,共有36家信托公司發行成立214款基礎設施領域產品,比去年同期增加125款,比去年全年增加15款,合計募集資金503.96億元,增長最為明顯。
上半年,歐美經濟衰退,中國經濟面臨外需不振;房地產受政策調控,投資受到影響。為保持經濟較快增長,各地基礎設施項目上馬較多,地方債務平臺展期和借新還舊不可避免。相比銀行信貸的苛刻,信托融資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從資金供給方看,由于基礎設施領域信托預期收益率較以前有一定提升,在存貸利率下調、整個集合信托市場收益率有下滑趨勢的情況下,這樣的收益率較之其他領域集合信托對投資者有更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