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銀信合作叫停、房地產信托收緊……在信托行業監管日益趨緊的形勢下,信托公司想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取勝,則必須改變過去過分倚重“類信貸化”融資產品的粗放增長模式,尋找信托行業差異化競爭的“藍海”。
那么,信托行業的“藍海”在哪里?近年來,在中小企業信托產品領域,注冊于北京的老牌信托公司北京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信托”)找到了“科技金融”這一定位。不久前,由北京信托聯合多家機構發起的“中關村科技金融創新聯盟”正式成立,公司總經理王曉龍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記者陳俊嶺
上海證券報:作為信托行業的參與者,您如何看待目前的信托行業現狀?信托企業如何在激烈的同質化競爭中發現“藍海”?
王曉龍:當前信托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同時,信托產品也存在嚴重的同質化,創新能力不足。因此,信托行業需按照監管部門的導引,加大調整力度,弱化“類信貸化”融資產品,拓展“去利率化”的投資類產品、債券類產品的規模,大力發展要旨為“直接投資、組合投資、主動管理”為主要特征的系列化信托理財產品,逐漸讓私人財富管理的資金落地,形成專營的資金池,并為此鏈接為規避市場風險、控制操作風險所形成的資產組合配置。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找到信托行業的“藍海”。
信托行業的“藍海”,這是我去年12月在中國信托業峰會圓桌論壇上闡述的一個觀點。所謂“藍海”,就是我們的金融產品不容易復制、有巨大的附加值。
信托行業的“藍海”領域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要以主動管理為主線,綜合運用多種金融工具,讓信托產品有更多的技術含量,產品追求差異化,弱化過度競爭,讓高附加值的信托產品,走向綜合,走向高端,走向自己的專屬領域——私人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二是要以信托獨特的財產獨立和破產隔離的制度優勢為平臺,努力開拓信托中介服務(非通道)的第三方托管資產業務,為社會急需的“公平、公正、公開”和“誠信、專業”管理社會財產,提供更加豐富的信托中介服務。
上海證券報:在開拓信托行業的“藍海”方面,近年來北京信托進行了哪些探索?有沒有成功的案例?
王曉龍:在開拓信托行業藍海方面,北京信托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索。一是我們緊緊盯住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為之提供包括融資、征信、投行業務在內的全方位的金融產品,為中小企業提供貼身化的專業式的金融服務;二是我們跟政府平臺的合作,我們根據監管指引,主動幫助政府平臺進行根本性的改造,把原來的地方融資平臺變成一個有限責任公司;三是北京信托確立了為節能環保產業提供金融服務的戰略方向,積極打造“低碳財富”系列化理財產品。
上海證券報:您剛才提到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方面,請問在中小企業信托產品領域,北京信托是如何找到“科技金融”這一定位的?
王曉龍:國內外的經驗證明,在“將科技創新轉化為生產力并實現產業化”的道路上,金融,無疑是最強有力的助推器。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新時期,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金融作為第一推動力,科技和金融的全面結合,既是中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現實選擇,也是推動自主創新、培育新型戰略性產業和改造傳統產業、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大戰略。“科技加金融”,已成為國家自主創新的重要支撐,是中關村快速發展的重要方向。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北京信托與中科金集團、中關村擔保公司一起聯合了金融行業中最具實力、各有專長且資源互補的多家機構,成立了“中關村科技金融創新聯盟”。聯盟將圍繞中關村中小企業成長路線圖,整合現有金融資源,充分發揮各聯盟成員的資源、技術、品牌、資金優勢,為園區企業發展、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交易市場搭建等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金融綜合服務。
上海證券報:北京信托與中科金集團、中關村擔保多家機構共同組建的“中關村科技金融創新聯盟”,在中小企業信托融資方面有哪些創新?
王曉龍:2009年以來,北京市政府為了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拓展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由北京市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牽頭制定了一系列補償和貼息政策。在此背景下,北京信托聯合北京中關村科技擔保有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等,針對中小企業發展特點和融資需求設計了多款創新型金融產品,支持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尤其在今年全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困境下,這些金融產品更顯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
這一產品高度聚焦“中小企業融資模式的創新”,利用信托的多功能特點和延展性優勢,形成以政府政策和資源為引導,社會資金為支持,信托、擔保公司、商業銀行等多方互動的高效率、常態化、應用廣、風險低并能互利共贏的全新融資平臺,構建了新的中小企業融資通道。
截至目前,北京信托“中小企業融資系列信托產品”已累計發行28只,共為近百家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涉及高科技、制造業、文化創意等不同行業和領域,資金規模余額10億元,目標規模為100億元。目前,此類信托產品無論在資金規模、企業個數等方面均名列全國同類型產品之首。
此外,我們也支持了“中關村瞪羚投資發展基金”的快速成長。該基金由北京信托協同中關村擔保、北京中關村創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作為發起人聯合發起設立,基金募集總規模計劃暫定為50億元,分期設立,基金將引入政府引導資金、大型國企資金以及社會資本資金,通過梳理中關村“瞪羚計劃”支持的優質企業,精選目標企業,以股權投資方式為主,配合債務性融資,為中關村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金融資源支持。
上海證券報:在今年銀行信貸收緊的情況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更加凸顯,融資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低,請問北京信托在中小企業信托產品方面,是如何做到風險控制的?
王曉龍:在信托產品的風險管理及內控建設方面,北京信托嚴格遵循內部控制的全面性、審慎性、獨立性、有效性、適時性、相互制約原則,實行公司內部授權控制、崗位分離、資產隔離、規范操作的政策和流程。
公司通過規范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內控組織等內容,形成包括董事會、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等五個層次的組織保障。在執行力管理方面,公司在項目前期盡職調查和內部初審等五道防范業務風險的“防火墻”的基礎上,將每一道防火墻繼續細化和對接,使業務流程上下環節協調和相互制衡。
此外,公司還設立了獨立的信托業務運營管理部門,實施了信托項目中后期管理的集中化、標準化,保障信托財產的安全性。
正是基于我們建立了日臻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擁有高素質、專業化的業務管理團隊,具備較雄厚的產品研發創新實力,建立了較為完備的風險管理體系以及健全的有效的激勵機制,公司取得了不錯的業績。
截至2010年末,公司實現收入總額6.37億元,實現凈利潤3.63億元;公司固有資產總額26.58億元,較年初增加3.70%;負債總額2.37億元,不良資產率為零。公司受托管理的信托財產余額為742.74億元,年內新增信托財產規模74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