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99天天亚洲_国产美女精品在线_福利午夜影院_精品国产三级a_色爱综合欧美高清

合格投資者提示
根據《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銀發[2018]106號)第五條,投資管理資產的投資者分為不特定社會公眾和合格投資者兩大類。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于單只資產管理產品不低于一定金額且符合下列條件的自然人和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 (一)
    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
    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
    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我是合格投資者
取消
信托公司:自主管理管什么
發布時間:2010/04/19

2010年的信托業出現了自主管理這一新概念。自主管理概念的提出,是管理層對目前信托公司以"管道""平臺"角色所開展的銀信合作、信證合作的一種警示性否定;更是站在信托公司長遠發展角度的一種前瞻性引導。要真正實現自主管理,信托公司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與堅持,只有如此,才能在市場中擁有一片真正屬于信托公司的天空。

2010年的信托業出現了一個新概念:自主管理。這對于習慣了依靠信托平臺過日子的信托公司或許將是一種考驗;對于信托資產總規模已經攀上兩萬億元的信托行業,則或許是一場跨時代的“革命”。

自主管理這個概念引人關注的原因,是在即將下發的《信托公司監管評級與分類監管指引》(修訂稿)中,監管層增加了對信托公司自主管理資產能力的考核內容。

按照監管層的要求,未來那些通過做渠道片面做大規模的信托公司將無法獲得較高評級,而監管層青睞的將是那些有龐大客戶基礎或者創新技術,能抬高手續費分成比例的信托公司,這些公司未來在開展創新業務方面將獲得監管層的支持。而這種要求則有可能具體體現在:在“信托業務綜合管理能力”項下包含信托業務規模、信托報酬率、信托報酬率增長率、信托業務收入、信托規模增長率、投資類業務收益水平、融資類業務收益水平等具體監管指標。

以信托報酬率為標準,對信托業務規模進行區分,將現有信托業務規模指標分為主動管理信托業務規模和被動管理信托規模。信托報酬率高于一定標準的,視為主動管理類信托業務。

應該說,自主管理概念的提出,是管理層對目前信托公司以“管道”、“平臺”角色所開展的銀信合作、信證合作的一種警示性否定;更是站在信托公司長遠發展角度的一種前瞻性引導。但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是,在自主管理概念提出后,如何將這一概念落實到信托公司的戰略理念和日常經營活動中?

很顯然,監管政策將對信托公司的經營理念和行為有所引導和約束,但在信托公司層面必須考慮的問題則是如何自主管理?

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應該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大的方面,它將涉及到信托公司生存的市場環境、法律法規環境,涉及到信托公司內部的公司治理、戰略定位;小的方面,它將涉及到信托公司的人才引進、設備更新、內部機制等很多方面。

自主管理首先需要解決的是管什么的問題。鑒于我國信托公司發展的特殊性,信托公司的經營范圍十分廣闊,雖然這是信托公司的一大優勢,但因為管什么的問題沒有解決,所以在實踐中這一優勢反而成為了信托公司發展中的劣勢。長期以來,對于信托公司最大的困擾就在于“邊緣化”、沒有準確的定位,而這一困擾又源于信托公司沒有自己獨有的優勢產品。這一問題的出現,就是與信托公司業務中“什么都管”從而引發了“什么都不精”關系密切。因此只有在解決了管什么的問題之后,才有可能解決怎么管的問題,如此才能將自主管理融入信托公司的日常經營中。但解決信托公司管什么的問題,本身就是對信托公司業務領域定位問題的解決,是對信托公司核心競爭力問題的解決,這一問題探討議論至今卻也延續至今,本身就說明了這一問題的解決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自主管理這一概念的提出,雖然為信托公司的發展明確了方向,卻沒有細致到解決發展領域的問題,因此,這也就成為信托公司將自主管理落實到經營中需要首先考慮的問題。

在目前信托公司的經營實踐中,資金成為信托公司最主要的管理對象,資金信托在信托公司的經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從信托公司的經營范圍看,在資金信托之外,信托公司可以經營財產信托,比如動產、不動產信托;還可以經營其他一些信托業務,比如遺產信托、知識產權信托等。信托公司放棄財產信托和其他一些信托業務領域,將業務主要集中于資金信托,也的確是市場環境和法律環境約束下的無奈選擇。而資金信托業務的基礎資產是與銀行、保險、證券同質的,這也就導致了信托公司業務與其他金融機構業務同質的現象。將信托公司與其他金融機構比較,無論是在網點渠道,還是在研究深度上,信托公司都無法與這些金融機構匹敵,因此在分業經營的背景下,借助信托的功能優勢和其他金融機構尋求混業經營的沖動,與其他金融機構進行合作,也就成為信托公司順理成章的一種選擇。但按照這樣的路徑發展,對于信托公司無疑是一條死胡同,原因就在于信托公司缺少核心競爭力,缺少具有比較優勢的領域和產品。

實際上,即使從事與其他金融機構同質的資金業務,信托公司仍然可以找到符合自身特點,并且避開與其他金融機構競爭的領域。而目前我國產業結構的轉型,更為信托公司找到這樣的領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但這需要的是對宏觀經濟形勢的研究和成功實踐的引領。

統計數據顯示,在最難解決的中小企業融資領域,2009年全國共有12家信托公司發行了23個中小企業投融資集合信托計劃,總體融資規模達到15.8億元,單個信托計劃的融資規模從300萬元至3億元不等,資金運用涵蓋貸款、權益投資、組合運用等多種方式,投資領域覆蓋眾多高新技術領域與未來高成長行業。在“三農”領域,今年“兩會”上,針對目前部分地區土地的流轉層次低、規模小,土地資源的價值沒有充分放大的現狀,有人大代表建議中央出臺有關政策措施,積極支持地方探索農村土地信托流轉,促進城鄉統籌發展;今年出臺的“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建立農業產業發展基金”。有消息稱,日前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了杭州市發改委《關于2010年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意見》。該意見提出,杭州市將探索土地信托制,重點以鄉鎮為單位組建土地信托中心,構筑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信息服務平臺,開展土地流轉服務。實踐方面,目前已經有信托公司開展了此類業務,中信信托成功推出專注于培育壯大農產品加工企業的中信國元農業基金一號集合信托計劃。剛剛完成重組掛牌不久的中糧信托更是依托中糧農業全產業鏈的廣闊前景,發掘優質農業企業資源,開發涉農資金信托、商品投資類信托、土地流轉類信托,開拓信托業發展的新天地。其利用信托的財產隔離制度功能,為龍江銀行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設計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信托和魚塘承包權信托,為信托介入農村金融提供了較好的創新范例。此外,低碳經濟概念不斷升溫,這類信托品種也在逐漸增加。這些既符合國家經濟發展方向,又能夠有可能成為信托公司主要業務點的領域,也正是需要信托公司著力關注和研究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從信托產品的歷史情況看,信托公司并不缺乏創新產品,但缺乏的是更深入的研究和堅持。正因如此,許多信托公司的創新產品不僅沒有成為信托公司的“拳頭產品”,反而被其他金融機構復制引用,成為與信托公司競爭的武器。因此,要真正實現自主管理,信托公司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與堅持,只有如此,才能在市場中擁有一片真正屬于信托公司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