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一、案情簡介
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張某等人設立的公司,以“建設養老院、提供養老服務”等噱頭騙取老年人投資。該公司不斷舉辦各種酒會、推介會,并發放傳單,忽悠欺騙老年人上當,謊稱投資公司的老年項目有16%-28%高額利率回報。還向老人們承諾,可以先辦理快樂家園VIP卡,將來在建成的養老院里享受服務時可以打折。該項目最終導致90余名被害者損失人民幣共計200余萬元。
二、案例分析
以上案例是以“養老”投資的名義從事非法集資活動。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逐步增強,老年人對生活質量、健康狀況更加關注,為不法分子提供了從事非法活動的機會。這類非法集資往往有以下“四部曲”,一步一步騙走老年人的養老錢。
第一步是“畫餅”。編制一個或多個“高大上”的項目,如利用以投資養老公寓、異地聯合安養、提供養老服務為誘餌,描繪一幅預期報酬豐厚的藍圖,引誘老年群眾投資;
第二步是“造勢”。利用一切資源把聲勢做大,比如通過舉辦新聞發布會、現場觀摩會、體驗日活動;展示“政府批文”、“獲獎證書”;組織免費旅游、考察等,贈送米面油發放禮品;故意將活動選在禮堂、會議中心,場面之大,機具欺騙性。
第三步是“吸金”。通過返點、分紅,給投資者嘗點“甜頭”,讓投資者相信項目的真實性和收益的客觀性。
第四步是“跑路”。非法集資人往往會在“吸金”一段時間后跑路,投資者遭受慘重經濟損失,甚至血本無歸。。
三、防范建議
為了避免產生財產損失,廣大消費者要提高警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建議消費者做到“四看三思等一夜”法。
四看。一看融資合法性,除了看是否取得企業營業執照,還要看是否取得相關金融牌照或經金融管理部門批準。二看宣傳內容,看宣傳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擔保、無風險、高收益、穩賺不賠”等內容。三看經營模式,有沒有實體項目,項目真實性、資金的投向去向、獲取利潤的方式等。四看參與集資主體,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體。
三思。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該產品及市場行情。二思產品是否符合市場規律。三思自身經濟實力是否具備抗風險能力。
等一夜。遇到相關投資集資類宣傳,一定要避免頭腦發熱,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見,拖延一晚再決定。不要盲目相信造勢宣傳、熟人介紹、專家推薦,不要被高利誘惑盲目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