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1月份集合信托產品募集規模大增
根據用益信托的數據顯示,2019年1月份,集合信托產品發行和成立市場的情況好于去年同期。有分析人士認為,嚴監管帶來的業務壓力有所減弱,預計集合信托產品的開發和募集將逐步走出頹勢,有望穩步回升。
1月份資金募集規模仍在高位
1月份集合信托產品發行數量和規模較2018年12月份有所回落。據用益信托統計,截至2月3日,1月份共計61家信托公司發行1422款集合信托產品,環比減少28.94%;發行規模共計1777.55億元,環比減少24.88%。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員喻智認為,受到春節長假和年末信托公司沖規模的影響,1月份集合產品的發行規模環比出現小幅下滑,但與去年同期相比,產品發行規模下滑僅為5.59%,在基礎產業信托的大力支撐下,市場擔心的“資產荒”問題并未有所體現。
可以看到,1月份集合信托市場的資金募集規模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較高水平。據公開資料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3日,1月份共有55家信托公司成立1456款集合信托產品,環比下滑14.95%;募集資金規模為1489.03億元,環比下滑14.20%。但與去年同期相比,集合產品的募集規模大幅增長47.56%。
“從規模看,1月份的發行和成立的情況好于去年同期,預計集合信托產品的開發和募集將逐步走出資管新規帶來的不利影響,轉而穩步回升。”喻智分析稱,今年可著重關注三方面,一是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信托業回歸本源,發揮空間大;二是基礎產業信托將會成為集合信托產品中的重要支撐;三是集合信托市場銷售火爆,高性價比的信托產品受到投資者青睞。
平均預期收益率回落
截至2月3日,1月份募集成立的集合信托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8.21%。集合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自2018年11月份以來連續兩個月出現收益率下滑的情形。另外,本月產品的平均期限為1.67年,較上月同期相比減少0.06年,產品流動性有所上升。
有披露預期收益率的集合產品中,平均預期年收益率超過8%的產品數量比重進一步上升,達到70%。另據用益信托統計顯示,1月份共有46家信托公司披露了產品預期收益率,其中,18家信托公司的平均收益率超過8.5%,11家信托公司的平均收益率為8%至8.5%,12家信托公司平均收益率為7%至8%,5家平均收益率在7%以下。
按發行市場來看,吉林信托發行產品預期平均收益率最高,1月份共發行5款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9.54%;從成立市場來看,中江信托成立產品的預期平均收益率最高,1月份共成立4款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9.70%。
另外,1月份各資金投向的集合產品的平均收益率走勢出現分化。具體來看,1月份基礎產業類集合信托平均收益率為8.82%,環比上升0.03個百分點;房地產類集合信托平均收益率為8.31%,環比減少0.11個百分點;工商企業類集合信托的平均收益率為8.26%,較上月增加0.12個百分點;金融類集合信托產品收益率為7.28%,環比減少0.12個百分點。
基礎產業類信托逆勢增長
按照不同投資領域,1月份基礎產業類信托募集規模增長明顯,房地產類信托呈下降趨勢。數據顯示,投向房地產、工商企業和其他領域的信托產品成立規模較上月分別減少了27.42%、47.25%和7.98%;基礎產業類信托資金募集規模370.28億元,環比增長8.19%;房地產類信托募集資金475.57億元,環比下滑27.42%。
基礎產業類信托逆勢增長,政策利好使其成為集合信托重要支撐點。分析人士認為,隨著2019年財政政策更加積極,地方平臺資金緊張程度得到一定緩解,信托公司對于基礎產業的項目投放出現明顯的增加。在投放區域的選擇上,江蘇、浙江、廣東等經濟發達省份成為該類信托的集中投放區域,可見地方經濟的健康程度成為重要參考指標。
需要注意的是,房地產類信托募集規模自高點回落,但融資規模占比依舊較高。喻智表示,2018年,房地產信托突飛猛進的增長成為重要特征,2019年,房地產類信托將會出現偃旗息鼓的跡象。當前房地產企業融資需求依然較為強烈,但房市調控還未放松,房地產市場走強還需時日。從趨勢上看,房地產信托仍將是集合信托市場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房企融資仍將偏向于大型房企和一二線城市的優質項目。
從規模占比來看,投向房地產、基礎產業和金融領域的集合產品呈現出三足鼎立的態勢。其中,投向房地產領域的信托產品募集規模依舊占據首位,占比達到32%,環比減少6個百分點;其次是金融類信托,規模占比29%,較上月增加4個百分點;基礎產業類信托規模占比為25%,環比增加4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