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4月國內信托理財市場受到強監管沖擊,效果逐漸顯現。統計顯示,當月集合信托產品發行規模及成立規模分別環比下降6.01%、35.87%。業內人士表示,對信托公司而言,雖然短期業務可能受到影響,但長期來看是利好。下一步,信托公司應加快轉型,提高主動管理能力,開展差異化經營,形成特色業務。
監管政策帶來沖擊
據統計,4月國內55家信托公司共發行509個集合信托產品。較3月的523個下降2.67%。同時,4月集合信托產品的發行規模達1133.32億元,較3月的1205.85億元下降6.01%。從成立情況來看,有52家信托公司成立543個集合信托產品,較3月的597個上升25.58%。同時,成立規模達796.90億元,較3月的1242.72億元下降35.87%。
3月29日到4月12日,銀監會出臺7個監管文件,雖然主要針對銀行業,但大資管的其他子行業勢必會受到波及。中融信托認為,信托短期同業業務會受到一定影響,但長期來看,這種“強監管”有利于信托向本源回歸。此次監管強調關注房地產信托業務的風險防范,其中,“6號文”指出“重點關注房地產信托業務增量較大、占比較高的信托公司”。因此,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房地產信托業務的增長會有所受限。
同時,“6號文”明確“不得違規新增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嚴禁接受地方政府擔保兜底”;“要依法合規開展專項建設基金、PPP等新型業務模式,明確各方權利義務關系,不得通過各種方式異化形成違規政府性債務。”可以預期,政信合作業務會受到一定的沖擊。
市場情況可以印證
從市場情況來看,印證了業界的說法。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數據顯示,4月金融、房地產、基礎產業和其他領域信托成立規模分別為253.49億、73.18億、30.14億和309.07億元,較3月分別下降38.52%、30.59%、82.42%和25.74%。工商企業信托的成立規模為128.01億元,較3月上升4.63%。
從規模占比來看,其他領域信托占比最高,達39%;基礎產業信托占比最低,僅為4%。金融信托占比32%;房地產信托占比9%;工商企業信托占比16%。
就收益率而言,4月證券投資、組合運用和其他投資信托的收益率分別為4.96%、6.56%和6.84%,較3月分別下降0.22、0.04和0.16個百分點。貸款、股權投資和權益投資的收益率分別為6.79%、7.01%和7.47%,較3月分別上升0.22、0.11和1.04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