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三季度股市投資增加700億元
中國信托業協會的最新統計結果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全國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為18.17萬億元,較二季度末的17.29萬億元增長近1萬億元,并在二季度同比增速首次跌破兩位數增長后再次實現強勁增長,同比增速達到16.33%。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在宏觀經濟明顯企穩和市場預期略有好轉的積極影響下,2016年第三季度的信托業已越過了二季度個位數增長低點,信托業自此跨入“18萬億時代”。一方面實際反映了中國經濟增長韌性強、回旋余地大的基本面,另一方面則是信托公司緊緊抓住因經濟穩定增長而出現實體經濟部門資金需求的市場機遇。
再次實現兩位數增長
根據中國信托業協會的統計,截至三季度末,全國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為18.17萬億元,同比增長16.33%,環比增長5.09%。相比今年二季度8.95%的同比增速,三季度信托資產規模再次實現兩位數增長。
伴隨著資產管理規模增速的回升,三季度信托業務收入也達到175.43億元,占經營收入的74.85%,比2015年三季度的170.17億元增長3.09%。不過,三季度信托業實現經營收入234.38億元,同比卻下降15.71%,減少43.7億元。對此,復旦大學信托研究中心教授殷醒民認為,主要原因是2016年三季度的投資收益僅為56.39億元,比2015年同期投資收益的91.98億元減少35.59億元,同比下降38.69%。
今年上半年,固有業務拖累信托行業營收水平的跡象已現。中建投信托研究創新部對54家信托公司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研究發現,拖累當期營收利潤規模的最主要因素為全行業固有業務收入大幅回落。相比于2015年上半年證券市場投資的如火如荼,今年股票市場的持續震蕩嚴重影響了固有資金的證券投資收益以及對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的股權投資收益,從而導致固有業務收入快速下降。對此,業內人士認為,信托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指標表現優于預期,但固有業務收入反而成為信托公司營收利潤的最大拖累因素,充分說明去年以固有業務增長拉動經營指標提升的業務模式難以為繼,從而再次凸顯信托公司在行業回調時積極調整業務結構、回歸主營業務、提升主動管理能力的重要意義。
股市投資增加700億元
中國信托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還顯示,截至三季度,根據占比排序,信托資金主要投向工商企業、金融機構、證券市場、基礎產業、房地產,占比分別是23.79%、19.10%、17.72%、16.60%、8.45%。
值得關注的是,截至三季度末,證券投資信托規模為2.84萬億元,較二季度末的2.7萬億元增加1400億元。其中有0.48萬億元投向股票,較二季度末的0.41萬億元增加700億元。不過,債券依舊是證券投資信托流向的最大部門,2016年三季度的債券投資規模為2.03萬億元。
此外,截至三季度末,共有1.35萬億元流向房地產領域,比2015年三季度的1.29萬億元增長4.65%,比2016年二季度的1.31萬億元增長3.05%。對此,有專家提醒,信托公司開展房地產領域相關信托業務,一方面需進一步提升合規管理能力,防范被相關合作機構從事違規放貸行為用作籌資渠道或放款通道;要加強信托資金流向與用途監控,防范資金被挪用于不合規用途。另一方面,信托公司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可積極配合房地產“去庫存、補短板”政策,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探索開展并購信托,促進房地產企業兼并重組;探索開展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業務(REITs),助推商業地產去庫存;探索通過資產證券化等合規方式,幫助銀行盤活存量房地產信貸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