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近期,國內大多數信托公司披露了上半年運營成績,統計顯示,信托行業整體增速正在逐步下滑,同時各公司呈現出明顯分化的發展態勢。業內專家表示,從半年報來看,各信托公司都在朝著轉型的方向努力,從國內資管市場競爭來看,未來提升產品主動管理能力仍是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凈利潤下滑明顯
中建投信托研究創新部數據顯示,根據已在銀行間市場披露2016年半年報的54家信托公司數據,2016年上半年,54家信托公司平均實現營業收入7.42億元,同比下降18.53%;實現凈利潤4.25億元,同比下降20.11%。
中建投指出,信托業整體業績下滑主要是受“58號文”對信托行業監管持續收緊、傳統投資領域復蘇緩慢、金融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等因素影響。除此之外,信托公司固有業務收入大幅回落,也對信托公司業績下滑造成影響。“相比2015年上半年證券市場投資的如火如荼,今年股權市場的動蕩反復,嚴重影響了固有資金的證券投資收益以及對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的股權投資收益。”
用益信托金融研究部帥國讓表示,去年,信托公司的盈利主要來自固有業務,受益于資本市場、證券投資領域。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資本市場的表現不太樂觀,對以固有業務為主要收入來源的信托公司沖擊很大。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信托行業老大中信信托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達到了20%左右的增長。中信信托人士介紹,由于及時轉型以及相對穩健的展業風格,中信信托當前在傳統業務日漸萎縮的同時,著力發展了PPP以及類PPP項目。此外,并購業務、信保合作、家族信托以及消費信托等領域,也是中信信托目前重點發展的業務。
帥國讓認為,目前國內信托行業的投資收益比信托業務收益多,前者使信托公司有更多自主性和話語權。因而,信托公司應該提高自主管理能力,這是一種趨勢,未來應以主動管理為重。
創新業務更應重視風控
除了業績增速等指標之外,預防風險、合規經營則是目前國內信托公司關注的另一個重點。
陜國投創新與研究發展部王春艷表示,一季度末信托公司全行業風險項目527個,規模1110.19億元,對應信托資產規模16.58萬億元,不良率0.66%。在信托保障基金實施和行業風險緩釋機制逐步健全的背景之下,信托業總體風險處在可控范圍內。然而,風險項目規模環比兩位數的增幅,也引起業界的高度關注和警覺,特別是風險項目中集合類信托占比超過半數之多,表明傳統的以債權運用為主、“點對點”項目融資型的融資類信托業務已成風險項目重災區。風險項目中單一類信托占比達45%,昭示了所謂“通道業務”并非可以高枕無憂,很可能“名利”雙失。
王春艷表示,隨著我國金融創新推進、投資環境日趨完善與理財需求多元化,催生信托轉型創新熱點頻出。在關注創新業務成效的同時,更應警覺潛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