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99天天亚洲_国产美女精品在线_福利午夜影院_精品国产三级a_色爱综合欧美高清

合格投資者提示
根據《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銀發[2018]106號)第五條,投資管理資產的投資者分為不特定社會公眾和合格投資者兩大類。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于單只資產管理產品不低于一定金額且符合下列條件的自然人和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 (一)
    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
    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
    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我是合格投資者
取消
銀行業宣戰產能過剩 并購貸款可延至7年
發布時間:2013/11/05

中國銀行業體系正在向產能過剩全面宣戰。

11月4日,福州會議上,面對如何平衡化解過剩產能和金融風險之間的難題,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向臺下29家銀行“一把手”拿出了一整套解決方案,并警示銀行業決不能等待觀望、回避矛盾,把問題往后拖,更不能因為短期內可能產生不良貸款而阻礙產能嚴重過剩調整大局、延誤推動化解時機。

監管機構為此要求商業銀行健全考核問責機制,尚福林更毫不客氣指出,“要抓違反規定的反面典型,并嚴肅處理,該停業務的停業務,該摘帽子的摘帽子。”

“這次化解過剩產能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要充分運用市場機制解決問題。”尚福林說。

值得關注的是,在支持企業兼并重組,助推整合一批產能方向上,銀監會透露,支持按照商業可持續原則開展并購貸款業務,并購貸款期限可延長至7年。

今年10月,國務院下發的《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下稱“41號文”)已制定了五年工作目標,此番銀監會的政策則是對其進一步細化。

截至2013年6月末,21家主要銀行機構綠色信貸余額達4.9萬億元,不過,這一數值占整個銀行業信貸余額之比不足10%,中國銀行業任重道遠。

嚴重過剩行業:掐斷表內外融資

2012年底,我國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產能利用率分別僅為72%、73.7%、71.9%、73.1%和75%,明顯低于國際通常水平。產能嚴重過剩越來越成為我國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諸多問題的根源。

產能過剩對中國銀行業有何沖擊?11月4日,工商銀行行長易會滿以工行為例進行解讀:截至今年9月末,工行在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和造船五大產能嚴重過剩行業貸款余額1479.7億元,其占公司境內貸款比重為2.39%,較年初下降0.41個百分點;不良貸款14.3億元,較年初下降14.4億元。

“這個數字并不是很大。”易會滿說,這與工行實施嚴格的行業限額管理綜測有關,“其中項目貸款一律報總行審批,嚴控過剩行業新增產能擴張。”

易會滿認為,推進支持行業骨干企業重組兼并活動相當重要,而非簡單的控和壓,“產能過剩是階段性特征,也是區域性特征,很可能在中國過剩但在全球不一定過剩。”

此種思路暗合了今年7月份國務院“金十條”的政策邏輯。“金十條”針對產能過剩行業制定了“四個一批”的差別性的政策,即所謂“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此番銀監會對于消化的怎么辦、轉移的怎么辦、整合的怎么辦、淘汰的怎么辦,都進行了對癥下藥。

借用尚福林的話說,按照“四個一批”的路徑,進一步完善差別化信貸政策,區別對待、分類施策。

對于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新增產能項目,監管機構明確表示,嚴禁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同時,監管之劍涵蓋表內外融資。

“對未取得合法手續、不能依法依規補辦相關手續的建設項目,立即停止授信審批、貸款發放、貸款支用,不得通過理財產品等其他方式變相提供融資,并主動、妥善收回存量貸款,妥善做好債權保全工作。”銀監會表示。

針對“整合一批”,銀監會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企業兼并重組的政策,諸如并購貸款期限可延長至7年。2008年發布的并購貸款指引規定,并購貸款期限一般不超過5年。銀團貸款、信托計劃以及委托貸款的資金運用方式亦得到銀監會的明確鼓勵。

所謂淘汰一批,銀監會指出,有些落后產能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環,消耗了大量資源,“對這些落后產能,要積極主動參與關停處置等工作,堅決壓縮退出存量貸款,科學制定債權保全措施,依法保護金融債權。”

所謂轉移一批,即對于中國過剩而其它國家供給不足的產能,要支持企業“走出去”,助推轉移一批產能。尚福林指出,要支持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產業領域內的優勢企業“走出去”,在全球范圍內開展資源和價值鏈整合。

此外,監管機構還表示,要實施好差別化監管政策。尚福林指出,在產能過剩行業內部,也要區別先進和落后,通過科學設定信貸標準分類施策。

所謂信貸標準的設定,要涵蓋利潤率等效益類指標、碳排放等環保類指標、安全生產等社會管理類指標、用地用電用水等資源消耗類指標、勞動生產率等效率類指標,以及行業技術標準等。

“要根據過剩產能行業和地區實際,完善‘統一授信、限額管理’制度,合理上收授信審批權限,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開工項目授信由總行統一審批。”尚福林說。

一把手或終身問責

“今天中國形成的產能過剩、嚴重污染和環境破壞,作為資金配置主要渠道的銀行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中國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面對臺下的29家銀行一把手毫不客氣。

“發展綠色信貸,不能靠行政命令,不能唱高調喊口號。”王兆星所希望恰是從商業可持續的角度,綠色信貸能真正生根落地,形成自己一套有效機制,要有專門的標準體系、信貸審批體系、風險控制體系、問責體系,還有專門的培訓和專業隊伍。

王兆星透露,下一步銀監會將在監測統計和政策上來制定和發布對各家銀行實施綠色信貸的評估評價體系,既有定量指標也有定性指標,“也想在科學規范的評估評價體系基礎上確定實施綠色信貸的激勵和問責體系。銀行的主要負責人要承擔相應責任。甚至要實行終身問責機制。”

王兆星也提到與其他部門協調的重要性,比如發改委應該制定更加清晰的產業政策,科學清晰闡明目錄,成為銀行執行信貸政策的重要依據。

這一點與興業銀行行長李仁杰不謀而合,李建議進一步加快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促使地方政府從依靠生產環節征稅為主轉向依靠消費環節的征稅為主,從根本上弱化地方政府盲目擴張產能、重復建設的沖動。

他建議,政府相關部門應支持銀行開展不良貸款轉讓,擴大銀行不良貸款自主核銷權,及時主動消化吸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