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先是去年年底的“463號文”,再是4月15日的“10號文”,基金設施信托連遭“棒喝”。4月17日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第一季度基礎產業信托募資規模377.76億元,環比去年四季度下滑43%,不過比去年一季度融資規模上漲了82%。
業內人士表示,“463號文”對基礎產業信托的融資規模起到抑制作用,但沒有預期的劇烈。隨著“10號文”的實施,預計基礎產業信托融資增速將進一步放緩。
“463號文”效果不明顯
數據顯示,2012年全年,基礎產業信托融資規模為2163.75億元,占2012年全部信托募集資金規模的比例為28.79%。事實上,基礎產業信托融資的火爆行情從去年年中開始,其中僅去年四季度基礎產業信托募集資金規模便高達660.98億元,占四季度信托募資規模的32%。
監管層坐不住了。去年底,銀監會等四部委下發的“463號文”——《關于制止地方政府違規違法融資行為的通知》。根據規定,符合條件的融資平臺公司因承擔公共租賃住房、公路等公益性項目建設舉借需要財政性資金償還的債務,除法律和國務院另有規定外,不得通過金融機構中的信托公司等直接或間接融資。文件出臺后,不少業內人士分析基礎設施信托發行量將會出現大幅下滑。
政策出臺4個多月,根據最新統計數據,今年一季度信托公司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成立1024款,共募集資金1655.45億元,其中,基礎產業領域,融資規模377.76億元,占比為22.82%,產品成立數量達到了203款。一季度基礎產業信托募資規模環比去年四季度下滑43%,不過比去年一季度融資規模上漲了82%。
“10號文”來襲效果待驗
很顯然,“463號文”對基礎產業信托的融資抑制并沒有之前預計的劇烈。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地方政府資金缺口巨大,對信托融資需求仍然強烈,信托資金更多參與到其他合規領域,此外信托公司與地方政府合作過程中可能會變相繞過監管要求,使基礎設施信托總投資規模下降并不明顯。
4月15日,銀監會下發《關于加強2013年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風險監管的指導意見》,要求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風險管理將遵循“總量控制、分類管理、區別對待、逐步化解”的總體原則,以控制總量、優化結構、隔離風險、明晰職責為重點繼續推進。
市場認為,“10號文”將信托計劃、理財產品等均納入政府平臺融資總量控制,勢必將影響相關信托計劃的后續發行,也將波及配置基建類信托的理財產品、券商資管計劃、基金理財計劃。滬上一信托機構債券交易員表示,“受10號文影響比較大的是銀行以外的金融機構,畢竟先前被排除在銀行信貸之外的平臺融資需求都已經轉向發債、發信托產品來融資,現在銀行理財產品很大一部分是在給政府平臺做融資?!?
最悲催的金融產品大概要數基建類信托。上海信托一中層人士表示,基建類信托發行其實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放緩,“因為信托計劃多是1-2年期產品,質量好、風險低的政府平臺融資項目已經在2012年中期被消化,今年又碰上了政策約束,因此以后好的基建類項目已是可遇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