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按照目前主流券商發布的觀點,預測2012年A股市場將基本維持區間震蕩格局,上證指數點位運行區間在2150點至3000點之間。在震蕩的格局之下,力推“穩中求勝”的結構性產品成為很多信托公司的選擇。
記者從平安信托獲悉,日前該公司發行“平安財富·君恒穩健三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該信托計劃掛鉤標的為在香港上市的安碩富時A50中國指數ETF。據了解,該指數成分股為A股市場流通量最高的50只藍籌股,走勢與上證指數具有極高的關聯性。同時這款產品按照掛鉤標的的不同走勢,將投資收益分為多個檔次;其中,若A50指數在未來一年內,其每個交易日收盤價的波動區間都在初始價格90%至115%之間的話,投資者即可能最高獲得18%的預期年化收益。
據熟悉該產品的市場人士透露,如果按照上證指數對比來進行簡單測算,以2011年12月28日上證指數2170點的收盤價為例,即在未來一年內,上證指數每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始終落在1953點至2495點之內,投資者就有很大的概率將獲得18%之預期投資回報。即使在市場指數存在一定跌幅的情況下,投資者仍然有可能會獲得正收益。在現階段A股市場區間震蕩的前提判斷下,結構性產品確實為投資者提供了“求穩求勝”的投資選擇。
分析人士指出,2011年以來,由于A股市場持續震蕩調整,具有“固定+衍生”的信托結構性產品,既能分散投資風險且具有實現較高收益率的可能性,備受投資者青睞。
事實上,信托結構性產品吸引眾多投資者眼球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其具有實現較高收益率的可能性。那這類產品可實現的高收益究竟源自何方?
所謂結構性產品,是指在交易結構中嵌入了金融衍生產品的投資產品。這類產品的投資對象通常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固定收益類資產,其二是金融衍生品(主要是期權等)。其中絕大部分資金投資于固定收益類資產,風險相對較小,以保證產品的最低收益率;另外小部分資金投資于金融衍生品的部分,由于金融衍生品一般是保證金交易,具有以小博大的特點,風險較大,收益率也可能較高。金融衍生品的原生產品在此叫掛鉤標的,掛鉤標的的價格走勢及波動幅度影響著金融衍生品的投資收益率,也進一步影響著整個結構性產品的收益率。
專家提示投資者,正是金融衍生品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性,決定了結構性產品有可能獲得的潛在收益率也較高。換句話說,就是結構性產品的較高收益率源自其金融衍生品投資部分具有較高風險的對價。
通常情況下,結構性產品的最終收益取決于其掛鉤標的之表現與投資者預期的觀點是否相符。若掛鉤標的表現情況與投資者預期觀點不同,則投資者或將在產品到期時僅僅獲得受保障部分的投資本金。
因此理財專家認為,投資結構性理財產品必須要了解其產品內容及運作機制、了解其收益結構和掛鉤標的,避免投資失誤。同時提醒投資者,在選擇結構性產品時一定要對掛鉤標的有所了解。如果不是非常了解理財產品的結構和支付情況,建議選擇較為結構簡單的投資產品。目前國內金融機構發行的結構性產品之掛鉤標的主要是外匯匯率、股票、以及大宗商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