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2011年中國創投市場募資、投資、退出均創下歷史新高。據清科數據統計,全年中外創投機構共新募基金382只,新增可投資于中國內地的資本量282.02億美元;共發生1503起投資交易,其中已披露金額的1452起投資總量共計127.65億美元;全年共有456筆退出,其中IPO退出312筆。退出案例總數小幅增加,但受中概股頻遭做空、A股步入熊市等影響,IPO退出縮水,改變投資策略和尋求多元化退出成為VC/PE面臨的重要課題。
2012年,全球經濟依然面臨探底風險,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隨著境內外資本市場持續低迷,中國私募股權投資行業將步入深度調整期,行業“洗牌”將加速,PE投資策略、競爭格局都將面臨改變。
募資與投資均創新高
2011年中國創投市場募資與投資活躍度大幅提升,但在募資和投資激增的同時,VC/PE在IPO退出方面卻拉響了警報。
據清科數據統計,2011年中國創投市場共發生投資案例1503起,其中披露金額的1452起投資金額共計127.65億美元,投資案例數和金額分別達到2010年的1.84倍和2.37倍。這1503起投資分布于23個一級行業,其中互聯網、清潔技術、電信及增值業務位居行業前三位。
2011年互聯網領域投資持續火熱,VC/PE投資案例數及投資總金額再創歷史新高,全年共發生276起投資,較2010年125起增幅達120.8%;投資金額32.99億美元,較上年的7.18億美元增長359.5%,其中細分領域電子商務獲得投資最多。隨著網上零售交易總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不斷攀升,越來越多的VC/PE參與到電商投資中。
隨著國家對節能環保行業支持力度進一步明確,清潔技術領域投資成為VC/PE追逐熱點,2011年共發生129起投資,投資金額9.43億美元,較2010年分別增長53.6%和85.6%。此外,電信及增值業務在2011年獲得投資107起,投資總額7.51億美元。
募資方面,全年中外創投機構于中國內地市場共新募基金382只,為2010年的2.42倍;募集資本282.02億美元,為2010年募資總量111.69億美元的2.53倍。
退出方面,2011年共發生456筆退出交易,較2010年的388筆小幅增長17.5%。其中,IPO依然是最主要的退出方式,共有312筆,占比68.4%;其次是日漸升溫的并購退出,共55筆,占比12.1%,退出筆數與占比較上年都有大幅提升;此外,全年發生41筆股權轉讓退出,22筆管理層收購。
盡管2011年退出交易較2010有所增長,但受VIE風波、中概股表現不佳、境內外資本市場疲軟等因素影響,全年VC/PE支持的IPO退出數較2010年的331筆下降5.7%。
“洗牌”加速集中度將提高
自2011年下半年開始,境內外資本市場持續低迷,VC/PE退出渠道收窄、投資收益下滑,行業開始“降溫”。進入2012年,基于全球宏觀經濟走勢,資本市場大幅回暖幾率不大,而于2009年前后“全民PE”熱潮中成立的大量PE基金陸續進入退出期,行業面臨巨大的退出及回報壓力。
業內人士分析,2012年中國PE行業將出現大規模“洗牌”,未達到預期收益的PE機構在市場競爭中將處于不利地位。而專業水平高、已提前完成募資的成熟機構則能更好應對行業調整,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2011年以來,中國概念股遭遇滑鐵盧,海外資本市場降至冰點。據投中集團數據,自2011年8月土豆網上市后,截至12月30日,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窗口仍關閉。投中集團預計,2012年,美國經濟繼續緩慢恢復,窗口關閉期間積聚的大量融資需求,也將適時得以釋放,從二季度開始,將開始出現中國企業赴美IPO的新案例。但鑒于境內外資本市場疲軟,預計未來IPO企業估值水平將普遍低于上一輪上市潮,給VC/PE帶來的回報水平也將隨之下降。
面對新的資本市場環境,改變投資策略和尋求多元化退出途徑成為VC/PE迫在眉睫急待解決的問題。在歐美成熟市場,同業轉售一直是PE基金退出的重要渠道之一。業內分析,隨著大批PE基金2012年陸續進入退出期,而IPO資源仍相對有限,PE機構將探索更為多樣化的退出方式,同業轉售或將成為機構間實現退出與尋找投資機會的重要渠道,PE洗牌過程也將帶來更多的可交易資產。
事實上,2011年VC/PE投資策略已開始呈現多元化趨勢,其中以參與定向增發、私有化等二級市場交易尤甚。分析人士認為,2012年,將有更多PE機構基于現有的品牌優勢與客戶群體,設立與證券投資相關的團隊甚至基金,以拓展資產管理業務、豐富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