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11月14日,由中國股權投資基金協會、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和北京股權投資基金協會主辦的“2010全球PE北京論壇”在北京召開。中國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在主題演講中表示,對于PE下一步發展來講,應該更加關注監管問題。
蔡鄂生表示,銀監會成立8年來,在改革和監管方面一直堅持四個結合。
一是堅持改革創新和對外開放相結合,始終是以改革的方法和發展的視角來解決和處理銀行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著力推動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和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并以此帶動其他銀行業機構的改革,從根本上破除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經過不懈的努力,我國銀行業已經擺脫了長期存在的高風險。
二是堅持加強外部監管與完善內部治理相結合,按照管法人、管內控、提高透明度的監管理念,不斷強化完善監管機構和市場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外部監督。
三是堅持微觀審慎與宏觀審慎相結合。僅僅保證單家金融機構的穩定運行,并不足以防范系統性風險。怎么能夠防范系統的危險更是未來防范風險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四是堅持資本監管與流動性監管相結合。對于資本監管,不僅僅是傳統8%的最低要求,更涉及資本構成、質量以及非風險敏感性的總體杠桿水平,避免銀行表外業務過度擴張帶來的風險。
談及我國銀行業未來的發展,包括市場結構怎么調整及金融創新等問題,蔡鄂生表示,現階段應根據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創造更多多樣化的金融服務產品,通過整個金融市場的發展來滿足社會需求,特別是小企業、科技創新企業以及“三農”發展等的需求。同時,按照“十二五”規劃關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整體要求,金融的整體結構也應當有所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