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99天天亚洲_国产美女精品在线_福利午夜影院_精品国产三级a_色爱综合欧美高清

合格投資者提示
根據《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銀發[2018]106號)第五條,投資管理資產的投資者分為不特定社會公眾和合格投資者兩大類。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于單只資產管理產品不低于一定金額且符合下列條件的自然人和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 (一)
    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
    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
    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我是合格投資者
取消
房地產信托受熱捧“救火隊長”能否成“常青樹”?
發布時間:2010/11/10

自今年年初開始的一次次房地產調控措施,讓房地產企業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難熬,尤其是對于房地產資金來源的日趨收緊,讓不少房地產企業不得不"勒緊褲腰過日子"

信托是房企獲取資金來源新的重要渠道。信托不僅可以接受較銀行信貸更大的投資風險,亦可以運用個性化融資方案實現銀行所無法提供的融資方式,因此開發商不乏與信托公司合作的穩定需求。

房地產信托在這種背景下得以迅速發展。2010年前三季度其1000億元的規模已經達到2009年全年的3倍,同時拉動的集合資金信托規模也達到去年的2倍。

不過,房地產信托在房企資金來源構成中依舊偏低。面對房價下滑的可能,房地產信托的風險也在加大。十字路口的房地產信托,又該何去何從?

20104月以來,新一輪房地產行業調控來襲,提高一二套房貸利率及首付比例、停發三套房貸、加強房地產開發貸款管理……房地產行業調控"一波尚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在"金九銀十"本該愜意的日子里卻感受到陣陣寒意。開發商即使練就"金鐘罩""鐵布衫",也無法在各資金來源均受影響情況下還高枕無憂。

信托公司是業務范圍最寬泛的金融機構之一,但近期這一優勢正被階段性弱化:信政合作業務因地方政府擔保的合規性問題而停滯;陽光私募因中證登暫停新開證券投資信托賬戶而無法大規模擴張;銀信合作業務因銀監會對信貸類產品的規范而裹足不前,信托公司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

就在房地產公司和信托公司機構饑寒交迫之時,房地產信托卻生氣勃勃,如春筍般出現在理財市場中。2010年前三季度1000億元的規模已經達到2009年全年的3倍,不僅自身實現飛躍,還拉動集合資金信托規模達到去年的2倍。

任何一類事物的發展,都需要時代背景的支持。房地產信托的竿頭直上雖然與其優秀的收益能力、長期的市場積淀密不可分,但時勢造英雄也許是決定性的。其在信托行業缺乏業務廣度、房地產開發商融資無門的情況下實現鯉魚躍龍門,成為業界及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地產業--尋找能量源泉

銀行一直扮演了開發商最重要的資金供給角色,但一個完整的房地產金融市場應該是多元化的,應該有多類主體能夠提供不同的金融工具。在經歷數次行業調控、吃盡銀行信貸政策的"苦頭"后,越來越多的開發商開始尋找其他替代融資渠道。

在少數中小型開發商試水信托融資并嘗到甜頭后,開發商與信托公司合作的熱情迸發,借道信托融資的群體日漸壯大,部分大型房企的加入也使信托在房地產行業的影響力漸增,保利、綠城、金地等一個個地產界響亮的名頭使信托真正融入了地產江湖。

信托不僅可以接受較銀行信貸更大的投資風險,亦可以運用個性化融資方案實現銀行所無法提供的融資方式,因此開發商不乏與信托公司合作的穩定需求。而在房地產資金鏈收緊的行業調控時期,這種更為強烈的需求促成了房地產信托的繁榮。信托業--分羹房地產市場

信托公司作為金融市場的中介,本能的具有趨利沖動。從《信托法》頒布前信托公司不時參與炒房,到眾多信托公司控股房企,將其作為重要利潤來源,再至信托法頒布后,信托公司專注房地產信托業務,信托公司與房地產行業可說結緣已久。

但是,《信托法》頒布之后信托公司進入房地產行業卻也非一帆風順,除了尚未與開發商達成默契,監管層對房地產信托的謹慎態度也影響了其擴張,以至于信托公司房地產信托業務發行量長期位居證券投資之后。

2007年至2009年房地產信托規模分別為110億、240億、330億,而證券投資分別為590億、370億、460億。但是,以上數據也體現了房地產信托驚人的潛能,其2007年以來每年超過35%的增長率吸引了市場的聚光燈,并在2010年實現"舉世矚目"之成就。

與其他高成長性行業一樣,房地產信托也曾經歷過利益驅使下的非理性擴張。如為不符合資質開發商融資、在專業能力不足的情況下進行項目開發導致后續管理不到位等,房地產信托業務屢受質疑,成為業界爭論的焦點。為此,近年來監管層多次下文加以規范,并且不定期對相關業務進行窗口指導、壓力測試等。在監管層、業界多方努力下,近年來房地產信托業務幾乎全部實現目標收益率,在理財市場中創下不小的奇跡。

在行業發展過程中,房地產信托業務模式逐步優化,由最初單純的貸款發展成為股權、債權、物權等多種形式靈活運用的綜合性金融工具。融資形式與銀行信貸形成差異化,滿足開發商個性化需求;產品特征兼具中高收益與中低風險,滿足特定投資者需求,贏得了市場認可,信托公司也獲取了不菲收益。

房產信托--能否鑄造輝煌

房地產信托優異的表現使其成為市場熱點,每一條有關的信息都牽動了市場的視線,除部分質疑外,更多的是眾口交贊,"救命稻草""明日之星""高收益無風險"等詞匯不絕于耳。我們不禁要問,房地產信托真的能夠成為銀行資金的首席替補,鑄造輝煌嗎?

在房地產信托規模驚人的增長率面前,一組數據或許會引起讀者的思考:2010年前三季度,全國房地產投資資金總額為50500億元,其中國內貸款為9400億元,而同期房地產集合信托業務僅為1000億元,占房地產投資總額不足2%,占銀行開發貸款的10.64%,而且這已經是房地產信托規模一年內猛增200%之后的數字。可見,且不談房地產信托對房地產資金鏈起的決定性作用,就是距銀行資金替補的地位,也相去甚遠。

也就是說,房地產信托作為金融市場的直接融資工具,雖然極具"概念"意義,但相距真正能對房地產市場產生直接影響,仍前路漫漫。且目前房地產信托業務模式仍以債權為主,融資成本遠高于銀行信貸,使其擴張空間深受銀行信貸擠壓。信托公司對開展房地產領域業務動機十足,房企也亟需拓展融資渠道,近年來房地產與信托公司更是頻繁摩擦出火花。但信托公司與房企合作仍需在專業能力、業務模式等方面精耕細作,才能夠迎合投資者等各方需求,最終實現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