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人口老齡化是中國未來必須面對的社會問題,不少金融機構也急切希望能挖掘其中的商機,信托機構就是其中之一。記者從日前在上海召開的"信托服務應對老齡化問題座談會"上了解到,上海地區的信托公司已經開始探索開發養老信托產品。
第十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社會經濟系統分析研究會理事長蔣正華在會上表示,養老是個社會問題,是國家保障的基本需求,必須多方面、多層次,信托公司應該積極參與進來,發揮自身作用。信托業協會專家理事李憲明則認為,信托的運營模式有幾個有利于養老的基本功能,首先有破產隔離的機制;其次有明確的受益人保護機制;再者信托有權利轉換的功能;此外,信托權利分割比較簡便。
對此,中泰信托總裁周雄表示,向養老領域發展是未來信托行業的戰略方向。中海信托副總裁胡旭鵬介紹,目前只有少數信托公司擁有企業年金管理的資格,應對老齡化如何與信托對接是個重要課題。信托的功能就是管理資產,并令資產保值增值。今后信托公司可以在養老領域開發財產傳承服務、遺囑信托服務和反向抵押業務。
中國科學院計算金融室研究員唐衍偉博士認為,將來主要可以利用信托解決以下問題:首次,如何在保證養老保障金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收益,增強保值功能;其次,如何利用信托可以跨市場投資的特點,優化養老金的資產配置,降低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收益,并且不與現有的保障體系發生沖突。信托公司今后可以試水人壽保險信托、公益養老信托和商業養老保險信托,可以實現一個賬戶提供保障,而另一個分離賬戶則尋求獲取高風險收益。
部分業內人士也提出,信托目前應該解決的重要問題是如何取信于公眾。同時,政府應該考慮如何在稅收方面給信托公司管理養老金開綠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