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12月1日,在初冬的暖陽中,杭州工商信托與杭州甘霖助學基金會共同揭開了“財富思享會:名校校長的公益課”的序幕。本次活動特邀時代楷模、杭州學軍中學原校長陳立群,杭州學軍中學校長方潤根,甘霖基金會發起人之一、基金會理事長鄒峻,甘霖基金會相關代表及公司客戶50余人參加。
“財富思享會”活動現場

杭州工商信托副總裁馬曉濤致歡迎辭
活動伊始,副總裁馬曉濤代表公司向到會嘉賓表示歡迎。他表示,自2003年完成重新登記以來,杭州工商信托積極探索運用信托制度優勢為廣大客戶“創造和守護恒久價值”,致力于成為客戶信賴的受托人和受人尊敬的合作伙伴。馬曉濤強調:“今天的這場‘思享會’,正是我們工信財富對踐行“創造和守護恒久價值”這一使命的進一步探索。”他指出,財富的創造與守護是智慧與價值觀的傳遞,塑造孩子的獨立人格、培養責任感和正確的價值觀,為家庭的長期繁榮打下堅實的基礎,是杭州工商信托與客戶共同努力的目標。
甘霖基金會發起人之一、基金會理事長鄒峻主持圓桌論壇
在圓桌論壇環節,陳立群、方潤根、鄒峻圍繞“愛與責任”為與會者提供了關于如何激發孩子學習內驅力的全面視角,并解答了“如何引導孩子看待‘為什么要讀書’”“青春期的孩子感受不到愛,誰之過?”“怎樣陪伴孩子渡過升學關鍵期”等家長關心關切的話題。
“真愛、假愛和錯愛存在于教育中。”陳立群強調了教育的深層次和多維度,以及父母在教育時應持有的正確態度和方法。他認為,教育的本質在于激發志向和喚醒潛能,父母在教育中展現的愛需要智慧。他提倡教育應該超越書本知識,注重精神的錘煉、意義的追尋和靈魂的叩問,培養孩子求真、向善、尚美的精神。他提醒父母要重視孩子提出的問題,通過提問而非直接給出答案來引導孩子思考,從而提升他們的思維品質和理念。在與孩子的交流中,父母應提出有思維含量的問題,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他強調,當代孩子的競爭靠的是思路和創新,而非單純的知識量。因此,家庭教育需要具備專業的態度和充份的準備,父母在與孩子交流時應注意自己的姿態、眼神和語氣,避免將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
“王陽明先生的父親已是狀元,如何超越?他立志成為圣賢,最后實現了更高的目標。”方潤根建議家長多從創造社會價值的角度激發孩子的內驅力。他認為家長應該讓孩子積極參與社會討論,圍繞“為什么要讀書”“博士生送外賣”等話題的探討,可以讓孩子認識到: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僅有學歷是不夠的,個人必須具備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真正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
現場交流環節,家長們積極提問,與嘉賓們進行了熱烈的互動
甘霖基金會志愿者代表黃潔、甘霖基金會捐贈者代表張耀坤、甘霖畢業生代表賀登威分別從家長和學生角度進行分享,對活動主題進行了延展和補充。
甘霖基金會志愿者代表黃潔作《我與甘霖,兼談我理解的教育的意義》主題分享
黃潔提出,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應該有兩個主要目標:一是培養孩子擁有選擇的能力,并理解世界的多元性;二是讓孩子具備選擇的空間和機會,選擇感興趣和有意義的事情。她強調了“反脆弱”的重要性,家長不應擅自消除隨機性,因為孩子可以通過把握隨機性帶來的機會增強堅韌度和適應力,成長為獨當一面的人。
甘霖基金會捐贈者代表張耀坤作《我對孩子們的教育規劃分享》主題分享
張耀坤則認為,培養內驅力需要一個正面的家庭環境,包括安全感、信任感和成就感。家長應像領航員一樣通過經驗和見識為孩子提供方向指引,讓孩子作為賽車手掌握方向盤和油門,如何加速(即如何努力和進步)應由孩子自己決定。同時,家長要認識到孩子的潛力巨大,幫助孩子找到適合他們個性和能力的發展道路。
甘霖畢業生代表、浙江大學在校生賀登威作《學習是“自定義”的體驗——我對教育的思考》主題分享
“學習成果往往不是立即可見的,而游戲和娛樂活動能提供即時的滿足感。”賀登威分析了學習與游戲在反饋機制上的差異,他向家長建議:以興趣為起點,讓孩子自定義學習內容和過程,引導孩子走出舒適區,并把多個學習突破點變成線性延續。
本次“財富思享會”旨在通過教育的力量,助力培養下一代的社會責任感與領導力。杭州工商信期待與更多的家庭一起,以愛和價值為指引,以信任和責任為基石,探索孩子健康成長和家庭幸福的奧秘,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