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99天天亚洲_国产美女精品在线_福利午夜影院_精品国产三级a_色爱综合欧美高清

合格投資者提示
根據《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銀發[2018]106號)第五條,投資管理資產的投資者分為不特定社會公眾和合格投資者兩大類。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于單只資產管理產品不低于一定金額且符合下列條件的自然人和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 (一)
    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
    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
    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我是合格投資者
取消
【媒體專訪】杭州工商信托總裁江龍:培育良好的受托人文化 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發布時間:2022/11/08

 

在轉型過程中,信托公司著力把握的方向,或者說主要發力點都有所不同。信托公司如何面對轉型?轉型的難點及未來前景如何?就這些問題,《金融時報》記者采訪了杭州工商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工商信托”)總裁江龍。

《金融時報》記者:如何看待信托行業當前的發展環境?

江龍:總體來說是機遇與挑戰并存。行業面臨的階段性挑戰是客觀存在的。一是轉型大趨勢下,傳統的信托業務模式和盈利方式難以為繼,但轉型業務還在持續培育中,業務收入尚不能對沖非標業務快速收縮的影響,行業整體面臨較大的經營業績壓力。二是受外部環境等諸多因素影響,行業存量風險尚未完全出清,風險防范化解壓力依然較大。

盡管短期內遭受到一些挑戰,但信托業也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一是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新發展格局逐步確立,在此過程中,社會財富不斷增長,市場主體活力持續釋放,資源和要素的重新組合意味著市場蘊藏著巨大的投資機會和服務機會,信托制度在資產管理、資產服務、公益慈善等方面的價值越發凸顯。二是信托業的功能定位逐步明晰,監管體系基本成型,新的業務分類規則也將對信托業務轉型起到引導和規范作用。三是信托業在監管部門引導下加速回歸本源,積極打造專業化能力,培育差異化服務體系,并在金融數字化、智能化的助力下,大幅提升了行業核心競爭力,為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金融時報》記者:從杭州工商信托的轉型看,主要發力點何在?

江龍:杭州工商信托轉型發展主要聚焦在五個方面,一是把握我國居民家庭財富增長帶來的財富管理業務機會;二是把握國家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和居民財富多元化配置需求帶來的證券投資業務機會;三是把握經濟長期增長和周期波動帶來的投資類業務機會;四是把握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新需求帶來的服務信托業務機會;五是把握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帶來的公益慈善信托業務機會。

 

《金融時報》記者:過去的業務將面臨哪些“變”或“不變”,能否為轉型賦能?

江龍:杭州工商信托深耕資產管理業務多年,積累了資產評判識別和運營管理的能力,也培育了創設風險收益合理、滿足客戶需求產品的能力。

近年來,公司提出向“綜合金融服務商”轉型,業務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但所需的底層能力是相通的。公司過去所形成的項目評判、投資管理、產品設計和資源整合等一系列底層能力,將繼續為新的資產管理、資產服務和公益慈善等業務提供不可或缺的專業支撐,成為公司搶抓市場機遇、推動業務創新、實現轉型發展的重要保障。

 

《金融時報》記者:轉型還面臨哪些難點?

江龍:受內外部因素的諸多制約,轉型過程無疑是艱難的。從外部環境來看,信托業某些頂層設計尚未來得及跟隨行業快速發展而及時更新,這對部分信托創新業務的開展形成實際操作方面的阻礙。此外,由于我國信托業發展路徑特殊,在發展過程中形成金融屬性強、社會屬性弱的特征,目前,社會公眾、政府部門對信托的認知程度參差不齊,加大了信托業務轉型的難度。

從行業自身來看,信托公司轉型最大的困難在于底層文化理念的轉變滯后于業務轉型的步伐,原有的信貸文化和非標思維仍在影響信托公司的經營和業務決策,根植于受托人文化的業務能力體系尚在培育中,信托對傳統業務的路徑依賴仍未徹底破除。同時,創新業務所需的專業能力和配套機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且難以在短期內獲得產出。

信托公司在轉型中必須“先破后立”,“破”是舍棄與受托人定位不匹配的底層文化和體制機制,擺脫傳統業務路徑依賴,主動走出舒適區;“立”是在正確認識信托價值的基礎上,建設起良好的受托人文化,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建立全新的業務生態圈。

 

《金融時報》記者:您對行業及公司發展前景怎么看?

江龍:信托業轉型的道路是漫長而艱難的,但回歸本源的信托業將擁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經過本輪行業調整,信托業已經初步實現新舊動能的轉換。在新的起點上,信托公司要堅守受托人根本定位,圍繞信托制度核心價值和自身資源稟賦,在特定賽道深耕細作,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與此同時,信托公司要苦練“內功”,通過徹底改造底層文化,持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提升運營管理質效,塑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培養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最終實現高質量發展。

對于杭州工商信托而言,將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轉型發展步伐,圍繞“綜合金融服務商”的轉型目標,通過機制賦能、專業賦能、品牌賦能和科技賦能,提升全面風險管理能力、專業化資產管理能力、綜合化管理服務能力和高效運營能力,推動業務模式轉型、收入模式轉型、服務領域轉型和客戶結構轉型,實現文化理念升級、服務能力升級、風控能力升級和管理能力升級,逐步形成新的增長曲線,力爭實現穿越周期的穩健成長。

 

本文摘自《金融時報》2022.11.07,第08

作者:胡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