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中國信托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信托資產規模為21.11萬億元,環比和同比均小幅增長。與此同時,融資類信托和投資類信托延續“一升一降”的趨勢,行業結構持續優化。從數據看,信托業轉型已經取得成效,未來信托公司應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優勢,圍繞監管最新業務分類方向,積極探索業務轉型,爭取實現業務模式與經營業績的高質量發展。
資管規模止跌回升
今年二季度,信托業規模實現止跌回升。中國信托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信托資產規模為21.11萬億元,較2021年同期增加4715億元,同比增速為2.28%;較一季度末的20.16萬億元增長了9483億元,環比增速達4.7%。
從信托資金來源看,集合資金信托和管理財產信托規模的提升,是信托資產整體規模增加的主要原因。截至二季度末,集合資金信托規模為10.72萬億元,較一季度末增加155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570億元;管理財產信托規模為6.26萬億元,較一季度大幅上漲850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9萬億元。同期,單一資金信托規模為4.13萬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47萬億元。
“信托資產來源結構的變化,一方面體現了信托業不斷提升主動管理能力、加快推進業務轉型的態勢,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監管持續壓降通道業務規模取得的成效。”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分析。從年度變化看,信托業管理規模止跌回升的態勢在去年已有所體現。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行業信托資產規模余額為20.55萬億元,同比增長0.29%,是信托業自2018年以來首年度止跌回升。
“一升一降”下結構持續優化
在規模止跌回升的同時,信托資產的結構持續優化,行業朝著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數據顯示,二季度投資類信托與融資類信托延續了“一升一降”的趨勢。截至二季度末,投資類信托規模為8.94萬億元,同比增長17.07%,占比升至42.35%。融資類信托規模則為3.16萬億元,同比下降23.41%,占比進一步降至14.99%。
此外,從資金信托的投向看,二季度證券市場投資規模上升較快,投向股票、基金和債券的規模較一季度末分別增長183.5億元、145.69億元及3193億元。截至二季度末,房地產信托投資規模為1.41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信托資產功能結構的變化,緣于信托公司在監管要求和風險壓力下,對融資類信托規模的持續壓降,以及在業務轉型過程中大力發展各類投資信托業。
信托業分化局面加劇
在信托業轉型不斷加速的背景下,信托公司之間的差距被不斷拉大。數據顯示,上半年,在57家公布數據的公司中,25家信托公司凈利潤實現正增長,占比為43.86%,其中增速在20%以上的信托公司數量僅7家,凈利潤下降幅度超過20%的信托公司數量多達29家,呈現出明顯的分化局面。資管新規發布后,信托業進入轉型階段,各信托公司的轉型成效差異較大,部分公司的轉型業務已成為其利潤增長點之一,也有部分公司沒有明確的轉型發展方向,面臨一系列挑戰。
在嚴監管持續的背景下,信托業轉型步伐會越走越快,行業格局大概率會隨之重塑。信托公司須盡快找到與自身資源稟賦契合、符合監管鼓勵方向的差異化發展路徑,才能在重排座次的過程中占據優勢。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