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2022年6月23日,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的《2022年一季度中國信托業發展評析》顯示,一季度末,信托資產規模余額為20.16萬億元,同比略降1.06%;實現經營收入205.15億元,同比下降28.25%。信托資產結構持續優化,投向證券市場的資金規模同比增長45.72%,投向房地產領域的資產進一步壓降。
資產規模穩中略降
一季度末,信托資產規模余額為20.16萬億元,同比減少0.22萬億元,降幅為1.06%;與2017年末的歷史峰值相比,下降了23.18%。
中國信托業協會特約研究員指出,一季度信托資產規模的穩中承壓,與宏觀經濟下行、社會融資需求減弱、資本市場波動等外部環境密切相關。一是受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投向工商企業、基礎產業以及房地產等領域的資金信托規模環比下降。是導致信托資產規模一季度環比下降的主要因素。二是受資本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證券投資信托規模增速放緩。在此市場形勢下,一方面,由于證券投資產品的凈值出現回撤,造成證券投資信托新發行的難度有所提升;同時,由于證券投資信托采用凈值化管理,產品凈值回撤對存量證券投資信托規模也造成一定影響。三是信托資產規模行業分布并不均衡,持續增長的整體基礎尚不牢固。一旦頭部信托公司信托資產規模增長放緩,對全行業的整體水平影響較大。
此外,信托資產規模行業分布并不均衡,持續增長的整體基礎尚不牢固。從已披露2021年年報的信托公司的信托資產規模數據來看,多數信托公司信托資產規模同比下降,僅約1/3的信托公司實現同比增長,增長的行業整體基礎并不牢固。
信托資產結構持續優化
盡管一季度信托資產規模承受了一定下降壓力,但從信托資產來源、資金信托投向等方面來看,信托資產的結構處在持續優化調整的過程中。
從信托資產來源來看,截至一季度末,集合資金信托規模為10.57萬億元,同比增長5.74%,占比為52.42%;管理財產信托規模為5.41萬億元,同比增長22.64%,占比為26.81%;而單一資金信托規模為4.19萬億元,同比下降1.79萬億元,降幅29.92%,占比為20.77%。
對此,業內分析人士指出,資產來源結構的變化,一方面體現了信托業不斷提升主動管理能力、加快推進業務轉型,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監管持續壓降通道業務規模取得了顯著成效。
從資金信托投向來看,投向證券市場的規模和占比持續提高,而工商企業、基礎產業、房地產領域進一步下降。
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資金信托規模為14.75萬億元,同比下降7.60%。其中,投向證券市場的資金信托規模為3.54萬億元,同比增長45.72%,占比為24%。而投向工商企業的資金信托規模同比下降18.46%;投向基礎產業的資金信托規模同比下降29%;投向房地產的資金信托規模為1.57萬億元,同比下降27.71%,占比進一步下降至10.64%。此外,投向金融機構的資金信托規模同比下降5.59%;其他投向的信托資產規模為2.13萬億元。
資金信托投向結構的變化,與宏觀經濟與資本市場的運行情況密切相關。首先,實體經濟當前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投融資需求有所減弱,對投向工商企業、基礎產業等領域的資金信托規模產生了一定影響。其次,房地產行業面臨深度調整,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回落,商品房銷售同比下滑,部分房企的風險持續暴露,在監管部門的嚴格管控下,房地產信托業務規模與占比持續收縮。
經營業績面臨下行壓力
一季度,信托行業的經營業績面臨一定下行壓力,營業收入、利潤總額與人均利潤同比均明顯下滑。一季度,信托業共實現經營收入205.15億元,同比下降28.25%;實現利潤總額為123.84億元,同比下降31.42%;實現人均凈利潤42.72萬元,同比下降29.50%。
對此,業內分析人士指出,信托固有收入方面與資本市場調整波動密切相關。由于固有資金投資規模占比超過80%,投資收益受資本市場影響較大,投資于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的股權投資收益也受到一定影響,且部分固有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明顯下滑。信托業務收入方面,主要是由于信托業務結構的調整,信托報酬率相對更高的基礎產業、工商企業、房地產信托規模有所下降,而信托報酬率相對較低的證券投資信托、資產服務信托規模持續提升,必然導致信托資產的年化平均報酬率水平整體下降。
展望未來,信托業應積極把握支持資本市場帶來的發展機遇,與資本市場相關的投資業務將是信托業務轉型的主要方向,信托公司應把握資本市場發展的階段性機會,大力發展資產管理信托業務,著力提升投資研究、運營管理和金融科技能力,打造具有信托特色、信托優勢的資產管理信托產品。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