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99天天亚洲_国产美女精品在线_福利午夜影院_精品国产三级a_色爱综合欧美高清

合格投資者提示
根據《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銀發[2018]106號)第五條,投資管理資產的投資者分為不特定社會公眾和合格投資者兩大類。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于單只資產管理產品不低于一定金額且符合下列條件的自然人和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 (一)
    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
    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
    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我是合格投資者
取消
2021:數字信托開枝散葉
發布時間:2021/01/26

2020年新冠疫情帶來線上辦公、線上消費以及線上理財等“零接觸式”全新格局,也讓各類金融機構深刻體會到“零接觸式”服務背后巨大的金融科技力量。對于信托行業而言,在資管新規強力推動行業高質量轉型的背景下,抓住時代機遇,整合其管理的20余萬億資產與金融科技加速聯姻,充分發揮自身獨特的破產隔離、跨市場、靈活性、多元性等制度稟賦優勢實現與金融科技的有機融合,成為行業實現完美轉型的必然之路。

金融科技拓展信托展業廣度與深度

伴隨著金融科技發展的浪潮,各金融機構均在金融科技轉型中持續發力。與金融其他機構相比,信托是當前資管市場上唯一可以同時聯系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和實體市場的金融工具,其本身具有的跨市場、多元化融資方式與金融科技跨時間、空間的廣泛應用場景的特征。因此,在當前監管強推信托行業轉型過程中,金融科技在助推信托公司傳統業務轉型及創新業務開展等方面具有其獨特優勢。信托公司不僅可通過金融科技提升信托公司線上化、智能化和數字化運營能力,補齊公司內部信息化建設短板,優化風險防控體系,提高信托公司現有業務開展深度;并且還可通過人工智能、數據分析、智能畫像等為信托公司開展各項創新業務賦能,從而拓展信托公司展業的廣度。

金融科技助力信托傳統業務優化升級

2018年以來,資管新規及其配套細則陸續出臺,信托“壓通道”“控地產”“降規模”成為行業監管主趨勢,信托公司傳統業務受到不同程度監管挑戰,迫切需要金融科技助力傳統業務優化升級。對于融資類信托業務(私募投行),金融科技可借助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幫助信托公司提升盡調能力,挖掘更好的資產。對于工商企業信托,可通過物聯網、區塊鏈等金融科技手段,打造數據流、資金流、物流等跟蹤平臺,幫助信托公司充分分析企業資金流、客戶流以及訂單流等多方面信息,為客戶進行全面“畫像”,在加強對底層資產的把控能力的同時,更有針對性的對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加大金融供給的公平性和可得性。而對于投資類業務,信托公司則可通過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提高海量數據處理能力,應用智能投顧強化投資策略等不斷提高公司投研能力,從而為公司更好地開展資本市場業務、PE股權投資等標準化業務奠定良好的科技基礎。據了解,目前眾多信托公司已在此方面做出努力,例如,中國外貿信托以“提高運營效率、方便客戶使用”為宗旨,積極運用金融科技手段優化客戶獲取信息的渠道,不斷提升私募基金等二級市場客戶服務能力,助力證券投資等資本市場業務科技化布局。中航信托則聯手博普科技打造了一款以人工智能為主導的資產配置平臺,實現人工智能在模型開發、策略管理、資產組合配置及風險管理等方面的應用。

金融科技賦能信托業務創新轉型

在當前資管行業統一監管、信托回歸本源的時代背景下,信托行業正處于增速放緩和結構調整的陣痛期、關鍵期,信托業務由傳統非標類、融資類信托向私募股權、家族信托、消費金融等標準化、投資類、服務型信托轉型,業已成為未來信托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但與信托公司傳統非標準化業務相比,私募股權、資產證券化等標準化業務的結構設計、獲客渠道相對復雜,需要更為科學的公司運營管理體系設計。而金融科技所具有的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以及泛場景處理能力則能有效補齊信托公司業務經營短板,為公司創新業務順利開展賦能。

(一)財富管理業務

財富管理業務是我國信托回歸“受人之托、代人理財”本源業務的根本途徑,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財富的不斷積累,居民財富管理意識及財富管理需求均在不斷提高,從而也對各金融機構的財富管理服務水平有了更高要求。在信托公司財富管理業務開展方面,金融科技可通過人工智能、數據分析等幫助信托公司在客戶畫像、客戶分層以及客戶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加深對客戶理解,從而在營銷、投顧、客戶管理等方面為客戶提供更加精準的差異化、定制化的產品及服務。此外,金融科技還可助力信托公司實現一體化賬戶管理,不斷提高信托公司財富管理全業務鏈信息化、智能化服務水平。目前業內已有多家機構實現財富管理業務科技化布局,例如杭州工商信托、國投泰康信托、中鐵信托等多家機構通過開發、升級、優化移動端APP,為客戶提供更加高效、快捷的財富管理服務;聯合互聯網科技公司在家族信托、財富管理業務系統等方面積極創新,實現家族信托統一賬戶、投資組合管理體系建設。

(二)慈善信托業務

近年來,隨著我國精準扶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不斷發展,慈善信托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尤其是在參與抗擊疫情過程中,慈善信托所展示出來的反應迅速、機制靈活、賬戶獨立、專業管理等優勢使其順利成為行業的熱點話題,也奠定了慈善信托業務的轉型方向。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慈善信托仍面臨很多由于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投放不精準、信息不透明等問題。未來,信托公司可利用科技手段進一步發揮慈善信托的制度優勢,一方面,通過大數據分析等,實現慈善雙方的精準匹配;另一方面,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慈善過程的公開透明,提升慈善信托的社會形象及公信力。

(三)消費金融業務

消費金融是當前我國信托公司轉型的重點發力方向之一。但與傳統信托業務大額、低頻的業務特征不同,消費金融所具有“小而分散”“多場景”“寬渠道”等特點,對公司金融科技能力建設提出更高要求,也成為當前信托擁抱金融科技的主要領域之一。信托公司可憑借大數據、征信等金融科技,有效提升包含場景、支付、征信、授信、催收等業務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助力信托公司消費金融轉型。例如,中融信托自主開發“天巡”消費金融科技系統,實現自主風控審批、自主支付、大數據存儲和挖掘、貸后資金安全監控等功能。中鐵信托通過借力金融科技建設以小微信貸管理系統、支付平臺系統、征信查詢系統為核心的業務系統群,防控業務風險、提升客戶體驗等。

金融科技加速信托運營管理全面升級

隨著信托行業傳統業務的不斷優化以及創新業務的持續發展,我國信托業務對信托公司的智能化和數據化要求不斷提高。在當前,大多金融服務均已實現手機移動互聯的背景下,信托公司借助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對其積累的大量運營管理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實現風險管控、合規管理、運營決策等領域的數字化、智能化運營管理平臺建設,不僅成為信托行業轉型的重要利器,也是實現消費金融、現金管理、家族信托等創新業務順利開展的基礎條件。在實際運營管理平臺建設方面,金融科技可以信托公司積累的豐富經驗為基礎,以標準算法及人工智能為驅動,在公司標準化流程和非標準化流程方面共同發力,助力公司提高決策效率,從而為信托公司各項業務的開展奠定良好的效率基礎。

金融科技引領信托轉型任重道遠

當前,我國信托公司無論是在運用信息科技手段完善內部管理,還是在加強風險控制和推動業務發展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進展。中國信托業協會出版的《中國信托業發展報告(2018-2019)》顯示,2018年-2019年平均每家信托公司信息科技投入1746.89萬元,同比增長9.27%,其中投入超過1000萬元的信托公司數占到近60%。雖然這一數據與銀行、券商、保險等傳統金融機構仍存在較大差距,在金融科技人員招聘及科技體系建設能力等方面也稍顯薄弱,隨著信托公司轉型需求的不斷加大,各信托公司對金融科技也更為重視。根據2019年最新年報統計,2019年有28家信托公司在年報中提及“科技”,16家信托公司將“金融科技”建設上升為公司戰略高度,例如廈門信托提出“積極踐行數字信托”戰略,制定三年信息科技戰略規劃方案;上海信托表示“堅持科技引領,打造轉型發展源動力”等,更有陸家嘴信托、昆侖信托等則直接明確列公司科技投入金額,彰顯投資力度。

在抗疫常態化及監管強推信托公司轉型背景下,加強金融科技建設已成為未來信托公司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方式。而信托公司加大金融科技布局,加強科技賦能金融服務、引領信托行業轉型前景光明,任重道遠。

(作者邢成系清華大學法學院法律與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楠系天津信托有限責任公司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