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諸多挑戰。作為信托公司近年來參與公益活動、踐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平臺,慈善信托所發揮的公益價值和社會價值凸顯,其服務實體經濟、服務慈善事業的本質特征得到充分體現。
就信托公司而言,結合脫貧攻堅、服務“三農”、生態保護等國家重要戰略,作為回歸信托本源、滿足持續收緊的監管政策要求、謀求業務高質量轉型的突破口,慈善信托已經成為各家公司重點布局的業務板塊,2020年是遍地開花且充滿突破的一年。信托公司與慈善組織、信托公司之間在慈善信托領域達成深度合作,協同發力、疏通堵點,充分激發慈善信托在服務特殊群體中的價值,積極進行多樣化的探索與實踐。
精準發力 備案項目逐年增加
根據中國慈善聯合會慈善信托委員會的統計,截至2020年10月15日,我國已設立慈善信托465單,總規模達32.42億元,所涉及的公益慈善領域涵蓋了抗疫、扶貧、助學、環保、防災、鄉村振興、人文等。
據統計,2020年以來,僅與疫情防控直接相關的慈善信托數量就達到90個,總規模約為1.38億元,多集中于上半年發行。這其中,最為特殊的一單是于2月2日備案的“中國信托業抗擊新型肺炎慈善信托”,由中國信托業協會發起倡議,由國通信托擔任受托人,由中信、中誠、平安等61家信托公司共同發起成立,信托財產總規模高達3090萬元,專項用于疫情防控與救助,以及疫情結束后的公共衛生、應急救助、醫療科研、健康教育等。
從2020年慈善信托總體備案情況來看,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常態化、生產生活恢復正常秩序,2020年下半年,慈善信托項目的備案有明顯提速,且多為與脫貧攻堅相關的精準扶貧、助學助困項目。例如,五礦信托密集發行的6單精準扶貧慈善信托項目——“五礦信托—三江源精準扶貧慈善信托”15號至20號,財產總規模達到837萬元,資金投向甘肅省西和縣、臨洮縣,貴州省六枝特區、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以及云南省彝良縣的教育扶貧、基礎設施建設、就業扶貧、產業扶貧等精準扶貧開發項目。
先行先試 發揮信托制度優勢
不僅是項目數量逐年上升,2020年,不少信托公司在慈善信托領域也實現了新的突破。2020年3月,紫金信托成立了首單境外委托人慈善信托。由中航信托作為受托人的國內首個以鄉村振興為專項信托目的的慈善信托“蒙頂山合作社發展慈善信托”2020年11月啟動;同月,陸家嘴信托成立了首單藝術文化類慈善信托“弘遠6號藝術文化慈善信托”,中鐵信托也在同月成立了首個用于支持高校研究生或博士生開展學術研究的“致遠”系列慈善信托。
慈善信托在數量規模以及公益領域均有提升與拓展的同時,委托人、受托機構、受托結構、項目期限、項目模式也趨于多樣靈活,參與主體也更加廣泛。2020年,有利于傳承慈善理念、有助于提升信托公司業務協同價值的特色化、品牌化、系列化的慈善項目越來越多,模式也更加成熟,如光大興隴信托的“光信善”系列、上海國際信托的“上善”系列、長安國際信托的“長安慈”系列。
從類型上看,信托公司開展慈善信托仍主要以資金貨幣型為主,但因信托財產范圍的多元化,股權、藝術品等非貨幣類慈善信托近年來也均有少數項目落地。
慈善信托的快速發展,與相關政策的出臺密不可分。除《慈善法》與《慈善信托管理辦法》兩大引領性法規外,各省市也陸續出臺了地方性的慈善信托管理細則。2020年11月,廣州率先出臺了慈善信托評估指引及指標體系,對慈善信托的規范管理、慈善目的的實現、慈善信托的運用效益和綜合評價四大部分進行細化評估,持續引導慈善信托規范發展。
完善政策 賦予發展新動能
蓬勃發展的背后,慈善信托的稅收問題一直備受爭議。有業內專家直言,慈善信托稅收缺乏相關規定,導致“偽創新”頻現,已經成為制約慈善信托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資管研究員袁吉偉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慈善法》以及《慈善信托管理辦法》都對慈善信托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進行了明確,但是在實踐中并沒有得到充分落實,導致慈善信托難以享受到與慈善組織相同的待遇,在積極推動慈善事業方面存在政策短板。他建議,可以參考海外慈善信托發展經驗,加快落實慈善信托的稅收優惠政策。
未來,稅收政策的完善將對慈善信托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助力,而信托公司也將積極探索信托財產在慈善信托領域更廣泛、更多樣化的運用。
中國慈善聯合會慈善信托委員會主任委員蔡概還撰文表示,今后,小額財產做慈善可能會更多選擇捐贈方式,大額財產做慈善可能會優先選擇信托方式,特別是家族信托與慈善信托相結合,以同時實現私益和公益目的,或將成為今后財富傳承的主流和趨勢。
袁吉偉認為,2021年需要總結慈善信托發展歷程,賦予慈善信托新發展動能。一是慈善信托監管制度有可能結合實踐進行修訂,諸如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慈善信托監管舉措應與慈善組織監管相互借鑒和統一,更好地完善慈善信托制度環境;二是慈善信托創新發展,尤其是在信托財產多樣性、信托模式等方面有進一步突破;三是慈善信托文化普及,結合信托行業文化建設,讓更多社會資金參與到慈善信托和慈善事業中去;四是慈善信托的高質量發展,不論是信托公司還是慈善信托都需要進一步明確慈善信托與慈善組織的比較優勢,實現慈善信托的特色化發展。